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擁有超過500萬人訂閱的YouTuber《老高與小茉Mr & Mrs Gao》,在今年7月的影片「活著看到天堂的方法 ,需要反覆體會的一期」中,介紹到神經解剖學家吉兒.泰勒在一場中風意外後,經歷了一趟大腦變化的奇幻旅程。吉兒將這段經歷,寫成一本風靡全球的暢銷書《奇蹟》。一切都從1996年12月10日的早晨說起,以下是《奇蹟》的精采段落。
前言:1996年12月10日,早晨7點。我在CD唱盤準備播放的啟動聲中醒來。睡眼惺忪的我,及時按下貪睡裝置,趕搭下一個腦波,重返夢鄉。在這個我稱作「塞他鄉」(Thetaville)的神祕境界—一個介乎睡夢與清醒之間的不真實地帶,我精神煥發、暢快,不受現實羈絆。六分鐘後,CD的卡答卡答聲喚回了我的記憶,想起自己是陸生哺乳類動物。這時一股撕裂腦門的刺痛,慢慢將我催醒,痛楚來自我左眼的正後方。瞇著眼迎向早晨的陽光,我用右手把鬧鐘拍停,然後本能的以左手掌緊緊壓著臉側。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很脆弱,同時注意到,始終在一旁不斷提醒我周遭環境的腦袋饒舌(brain chatter)不再滔滔不絕、內容也不再是可預期的談話了。相反的,我的語言思維現在變得不連續、片片段段的,其間不時穿插一陣陣沉寂。
當我發現外界的感覺已經漸漸消散,包括我公寓樓下的車水馬龍聲,我馬上就知道,我原本寬廣的觀察範圍已經受到壓縮了。當我的腦袋饒舌開始崩解,我感到一股奇異的疏離感。
Credit: Martin Boling;圖片來源:Dr. Jill Bolte Taylor Facebook
由於腦出血的關係,我當時的血壓一定很低了,因為我可以感覺到全身每個系統,包括指揮運動的心智能力都變成了慢動作。然而,即使腦袋不再喋喋不休的談論外界以及我與外界的關係,自我意識始終存在我心裡。
迷迷糊糊中,我開始搜尋身體和腦袋的記憶庫,看看能否找出絲毫類似的經歷加以分析。我想知道,我到底是怎麼了?以前我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呢?我有沒有感覺過這種情況呢?這感覺有點像偏頭痛。我的腦袋到底是怎麼了?
我愈是努力的想集中精神,我的思緒就飛得愈快。我不但沒有找出任何答案和資訊,反而遇上一股愈來愈強的平和感。在原本是腦袋饒舌的地方,那個讓我與自己的生平保持聯繫的聲音所在之處,如今卻讓我覺得有一層不尋常的安寧幸福感,將自己團團圍住。幸運的是,我腦裡負責恐懼的杏仁體並沒有被這些異常狀況給驚動,而讓我陷入恐慌狀態。
隨著左腦語言中心愈來愈沉默,我對自己生平的記憶也愈來愈疏離,但一股擴散開來的優雅感,令我很是安慰。在這種缺乏更高認知以及自我生平相關細節的情況下,我的意識展翅高飛,進入全知狀態,彷彿只要願意,就可以與天地「合而為一」。這股來勢洶洶的力量,讓人覺得不如歸去,而我也很喜歡這種感覺。
到了這個時候,我已經和大部分的環境立體現實感脫節。我的身子靠在浴室牆壁撐著,以保持直立,奇怪的是,我意識到自己不再能清楚的分辨出自己身體的疆界,分辨不出我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
我感覺自己是由液體組成的,而非固體。我不再感知自己是一個與其他事物分離的完整物件。相反的,現在的我,已經與周遭的空間和流體混合在一起了。
眼睜睜的看著我的認知心智,逐漸與控制並精細運作手指的能力脫離,我感覺整個軀體好沉重,精力也漸漸消失。
當蓮蓬頭的水滴像小子彈般打上我胸口時,我才被猛然拉回現實。
我把手舉到面前,搖動手指,感到既困惑又有趣。哇,我是個多奇怪又美妙的東西呀。我是個多古怪的生物呀。生命!我是一條生命!我是裝在這個囊袋裡的汪洋之水。此時,以這種形式,我是一個意識心智,而這個軀殼是一個交通工具,我透過它活著!我是共用一顆心的幾兆個細胞。我在此地此時盛放出生命。哇!多麼深邃的概念啊!我是細胞形式的生命,不對――我是具備靈巧雙手與認知心智的分子生命!
處在這個改變後的狀態,我的心裡不再裝滿無數細節――那些我的腦袋用來界定並處理外界生活的細節。那些小聲音,那些用來維繫我與外界關係的腦袋饒舌,安靜下來了,真是令人愉快。它們不見了之後,有關我的過去與未來夢想的記憶,也隨之煙消雲散。
我孤零零的。在那一刻,除了我那有節奏的心跳之外,我完全孤獨了。
我得承認,我那受創腦袋中愈來愈大的空洞,實在太富誘惑力了。我歡迎從喋喋不休換到沉默所帶給我的舒坦,不用再與那些現在看起來很沒意義的社交事務牽扯。
我熱切的把注意力集中到內在,集中到那幾兆個天才細胞穩定的嗡嗡聲上,它們正賣力的同步工作著,以維持我身體的恆定狀態。當血液湧入我的腦袋,我的意識放慢成為很舒緩、滿足的覺察,擁抱廣大而奇妙的內在世界。我體內眾多小細胞分分秒秒都在努力,只為了維持我這個軀體的完整存在,對此我既著迷又敬畏。
有生以來頭一遭,我覺得自己和身體真正密合,成為一個結構複雜的、活生生的生物。我很驕傲自己是源自單一分子智慧的一大團細胞的生命!我很高興有機會超越正常的知覺,遠離在我頭殼裡不停的疼痛脈動。
當意識掉進安寧祥和的狀態時,我感覺彷彿脫離塵世般。雖然我沒辦法逃離腦中的疼痛脈動,但那也沒有讓我變得衰弱。
站在那裡,讓水花拍打我的胸部,一股發麻的感覺從我胸口擴散開來,強力衝向我的喉頭。我嚇了一大跳,馬上察覺到自己情況很危急。被嚇回這個外界的現實中,我立刻重新評估身體的異常狀況。決定要了解到底是怎麼回事,我開始積極瀏覽自己受教育所累積的典藏,以便自我診斷。
我的身體怎麼了?我的腦袋有什麼毛病?
雖然正常的認知偶爾會斷線,使我失能,但我還是設法讓身體去執行任務。踏出淋浴間,我好像喝醉酒似的。我的身體搖搖晃晃,覺得很沉重,每個動作都非常的慢。
我現在要做什麼?穿衣服,穿衣服去上班。我正要穿衣服去上班。我費了好大力氣選好衣服,等到八點十五分,我已經準備好出門上班了。我在公寓裡踱步,一邊想道,好啦,我這就去上班。我要去上班。
我知道怎樣去嗎?我能開車嗎?然而,就在我想像通往麥克連醫院的道路時,突然失去了平衡,因為我的右臂整個癱軟下來,只能垂掛在身側。就在那一刻,我知道了。天哪,我中風了!我中風了!但是接下來那一刻,我腦裡閃過另一個想法:哇,真是酷斃了。
我覺得好像停留在一片奇異幸福的恍神狀態,而且當我了解這趟深入腦袋複雜功能的意外朝聖之旅,實際上具備生理學基礎與解釋時,更是興奮莫名。我忍不住的想,哇,有幾位科學家有機會從內部去研究自己的腦袋功能和智能退化?我把一生都奉獻出來,想了解人腦如何創造出我們所認知的現實世界。現在可好,我親身經歷了最難能可貴的從內部觀察中風......(本文擷取自天下文化出版的《奇蹟》)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28035
誠品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73072650072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1093
誠品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22732682208266006
天下文化 https://bookzone.cwgv.com.tw/book/BBPS0
My Stroke of Insight: A Brain 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