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你愈熟悉當下自己內在是哪個人格,就愈能放心展現各個人格,離全腦人生愈近。四大人格的行為模式多少符合本性,你愈願意仔細觀察原生的他們,你(和四大人格)就愈能感受到全腦生活的自由。
吉兒.泰勒擁有「腦科學家」和「嚴重中風的康復者」雙重身分,因TED演講和《奇蹟》的出版而聲名大噪。
她根據心理學和神經解剖學,用擬人化的方式,描寫大腦的這四個區域:
◆ 一號人格:左腦的規律思考區
◆ 二號人格:左腦的負向情緒區
◆ 三號人格:右腦的樂天情懷區
◆ 四號人格:右腦的開闊思維區
並且分別描述這四種人格各具有哪些典型的表徵,在工作、休閒、愛情、人際關係、不同世代,將展現哪些優缺點。
圖片來源:unsplash
我很愛看我四大人格的互動;四大人格畢竟共同活出我的人生。四大人格輪流掌舵,迅速接手,而我真的獨自體現了全部人格。
我的一號人格海倫,可能是和我在臺上受訪,講授大腦知識;頃刻之間,或許換三號人格乒乓跳進我的意識,搶走麥克風,全身都當成講解用的道具。相信我:海倫絕不可能在那邊賣弄身體。不過,海倫現在並不會震驚或難為情,反而已學會欣賞乒乓,而且海倫發現,其實自己和聽眾一樣,常覺得乒乓好逗趣,又很會教。海倫試圖輕鬆講解的嚴謹內容,乒乓改以自身經驗來說明,聽眾就很容易吸收重點。這件事乒乓最在行了。
你愈熟悉當下自己內在是哪個人格,就愈能放心展現各個人格,離全腦人生愈近。我觀察四大人格多年,發現他們大部分行為都相對可預期。海倫喜歡在辦公室出沒,電話上周旋,四號人格蟾蜍女王勢必等我在自然步道散步時,才會現身,乒乓則是至少要等到真正有趣的事情發生,才會跳出來,伴隨著腎上腺素飆升。四大人格的行為模式多少符合本性,你愈願意仔細觀察原生的他們,你(和四大人格)就愈能感受到全腦生活的自由。
這本書的宗旨之一是協助你我的四大人格培養健康關係,尤其,如果希望大部分為正向互動,有益於活絡生命,更需要不遺餘力的推廣。我們確實有力量時時選擇當下想要體現的人格,請各人格出席大腦會議,則是執行最佳行動的關鍵。當我們集合四大人格,請他們談論生活大小事,各抒胸臆,來場有意識的對話,這種大腦會議,真正意義在於探勘如何掌握自己的力量:我們在這世界上扮演什麼角色、要怎麼向世人展現自己,要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舉止擔起全責,要如何選擇讓外界影響自己的思維、情緒、感受、行為。
我們若任憑四大人格像自動導航般過活,四大人格會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事,可不會真心考量我們實際上得以選擇的另一條出路。四大人格參與大腦會議時,有如參與運動賽事,在場上分別提出觀點,再為下一步共同制定最適宜的策略。無論我們自身以外發生什麼事,都能定期帶著恰如其分、平和自適的決議,走出大腦的會議室。
選擇參與大腦會議,代表我們各就各位,準備邁向成功。假使我們真的想帶著明確目標過生活,就伴著熱情、按部就班執行吧。只要召開大腦會議,特別是四號人格能參與對話,十之八九會收穫豐碩果實。
正如腦部其他神經迴路,若能在日常承平時期,花愈多時間練習召開大腦會議,迴路將更穩固,終有一天,大腦會議會自動自發召開,成為新習慣。想像一下,大腦會議整天都能自動自發的召開,而且你一感覺情緒受觸發,大腦正常反應就是開會,相當嫻熟這流程的你,會過著有何不同的生活?
認識我的四大人格,並和他們一起從生疏到自在進入大腦會議,最棒的大禮顯然是:當我感覺孤立,禁錮在二號人格的悲情小劇場或痛苦大牢中,那部分的我並不是獨自一人。二號人格愛彼若陷入悲傷或絕望的循環,我們只要召開大腦會議,任何孤立或絕望的感覺就會倏地消失。我的右腦三號人格及四號人格不可能感受到情緒上的孤獨,畢竟他們存在於集體的完整意識中。
但是,當愛彼真的感覺到和理性的海倫(左腦一號人格)斷開連結,也和乒乓(右腦三號人格)及蟾蜍女王(右腦四號人格)的集體意識斷開連結,她會澈底遭到絕望的迷霧吞噬,眼前漆黑一片。我若體驗到此種程度的脅迫,只要能覺察四大人格都在,可以隨傳隨到來開會,我的心就定了錨。
在我澈底遭到焦慮或恐懼包夾的時刻,我只要知道自己的其他人格依然存在,就會受到撫慰。
我就是個活生生的例證:培養召開大腦會議的習慣,將可邁向更全面的全腦生活。每隔一陣子,我的小愛彼都會遭焦慮侵襲,氣脫委頓,軟弱疲乏。我以前都不會事先知道這種焦慮何時來襲,而一旦發生,我的大腦就像是給捲入情緒反應的內在龍捲風,脫困不了。但現在多了緊急召開大腦會議的選項,真正救了我一命。如今,小愛彼的情緒壓力迴路一旦開始加速運轉,我已具備一套功能完善的利器,可維持心平氣和,緩和生理反應。
要是你也會焦慮,應該能知曉壓力迴路的高超能耐—那是會劫持你整顆腦袋的強度。原始的驚懼、焦慮,甚至恐慌發作,全都有能力讓我們六神無主,害怕、絕望、脆弱、孤立,全都撲上。在我澈底遭到焦慮或恐懼包夾的時刻,我只要知道自己的其他人格依然存在,就會受到撫慰。就算我可能已經感覺不到他們,仍會知道他們就在一旁,殷切注視著我,等到能量集中、再度湧上而擴及他們的時候,他們就能挺身而出。
大腦會議協助我活過靈魂最黑暗的時刻,我深信,這項利器也能在你所需時候,帶領你度過難關。如果你沒親身體驗過嚴重焦慮,或不知道那種感覺,可以想像一下,腦部和身體的所有能量突然一湧衝上那群負責下達戰鬥、逃跑或裝死指令的邊緣系統迴路細胞,耳朵聽見你血液中的咆哮,心臟大聲砰砰跳,你無法清晰思考或直接看見,你整個身體感覺遭到實體的殘暴攻擊,你被甩出去,失去平衡,你的二號人格被沖出警戒範圍,無法招架,疲乏不振。
我們是會思考的感情生物,不是有感情的思考生物,記得為什麼嗎?二號人格的情緒警報一觸發,焦慮、憤怒、或恐慌發作,全速運轉,此時我只消知道其他人格就在身邊,隨時可以召開會議,就堪稱撥通生命線了。
習慣召開大腦會議,為我的人生還帶來一樣絕妙好處:我一直利用這項工具,訓練自己輕鬆辨識四大人格並任意體現。
如今,我如果隱約感覺到,二號人格的情緒反應在我的意識裡蠢蠢欲動,只要理智知道其他暫時斷開連結的人格仍在某處,就能將注意力轉移,不與二號人格互動,僅止於靜靜觀察。
在能量層次上,一旦我在知覺方面改為觀察,而非互動,著重刺激情緒迴路的能量球便開始消散。隨著密集的能量焦點開始擴大,會重新滲入腦部其他區域,再過幾刻,我的其他人格即可重新上線,重新進入我的意識,參與大腦會議,拉二號人格一起坐下。此時,一號人格會出面確定我們目前的人身安全,三號人格會發揮想像力,開始沙盤推演,找出可行策略,四號人格則會予以包容 — 她知道,就算事態嚴重,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會好好的。
➢【書籍資訊】《全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