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中,2021、2022年連續有股東對價值投資提出疑問,價值投資還能發揮效用嗎?

圖片來源:pexels
2021年每日期刊股東會
(股東)問:在國內生產總值負成長的趨勢之下,您認為價值投資依然適用嗎?還是被動投資更好一些?
(蒙格)答:這個問題很簡單。在我看來價值投資永不過時。根據我的理解,無論買什麼股票,價值投資都是付出較低的價格、 買進較高的價值。這種投資方式永遠不會過時。
有些人認為價值投資就是挖掘帳上現金很多、但生意很差的破爛公司。我覺得這不是價值投資。我認為所有正確的投資都是價值投資,區別在於有些人在好公司當中尋找價值,有些人在爛公司當中尋找價值。但是所有價值投資者都 是以較低的價格,買進較高的價值。
有趣的是,在財富管理業,許多管理人覺得自己持有100多檔股票,他們的投資就比那些只持有4、5檔股票的人更專業。這根本就是瘋了。從我的投資經歷來看,我認為找出4、5個好的投資機會比較容易,我有比較高的機率準確判 斷這些股票的表現優於市場平均。我認為找到5個好的投資機會比找到100個簡單得多。
我比較願意持有2、3檔我認為我了解、我比別人更有優勢的股票。
2022年每日期刊股東會(以線上直播的方式舉辦,由NBC財經主播貝琪.奎克代表股東向蒙格提問)
貝琪:這個問題來自密西根州布坎南的邁克.布蘭奇(Mike Branch),他的問題是:「在當今的市場中,K線圖、技術指標、動能投資以及人工智慧選股大行其道,傳統的葛拉漢式價值投資是否已死?」
蒙格:價值投資永不過時。以較低的價格買進較高的價值, 這是投資的本質。投資想要成功,買進的價格必須低,買到的價值必須高,這個基本道理永遠不會過時。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投資的是什麼,他們只知道看股價的漲跌。投機潮不是什麼好事,回想歷史上幾次大規模投 機潮,南海泡沫、1920年代的股市泡沫,哪一個有好下場?
瘋狂的投機泡沫存在並不是新鮮事,自從資本主義制度誕生以來,投機潮就始終存在。
➢【書籍資訊】《蒙格之道:關於投資、閱讀、工作與幸福的普通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