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石崇良指出,隨著AI技術發展、GPT的問世,在協助醫學診斷、治療方案建議、患者追蹤等方面有非常關鍵性的功能,預期將提高醫療品質、降低時間成本、增益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準確性,讓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和全人醫療服務。
文/石崇良,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
數位健康是全球醫療衛生發展的重要趨勢,隨著AI技術發展、GPT的問世,在協助醫學診斷、治療方案建議、患者追蹤等方面有非常關鍵性的功能,預期將提高醫療品質、降低時間成本、增益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準確性,讓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和全人醫療服務。
而AI或GPT不能完全替代醫事人員的角色,特別是臨床經驗和判斷能力,數位技術需要不斷地透過資料學習和發展,同時也必須加強對AI應用的監管和保護個人資料的措施。
台灣巨量健保資料庫,可預見是為全球高價值的醫藥衛生發展基礎,作為政府決策者,需致力發展全人照護及提升醫療可近性,同時鼓勵數位醫療產業發展。台灣健保也將保障民眾個人隱私與數位應用發展的衡平,創造更多符合各界期待的公益性價值,增進國人福祉。
The AI Revolution in Medicine: GPT-4 and Bey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