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查理.蒙格!用50個金句看懂窮查理99年的人生智慧|《蒙格之道》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愛瑞克分享,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世界上的人生百態,有如電影般一幕幕上演。年輕時的我,曾自以為是主角,世界是舞台,而上帝是導演兼編劇。進入人生下半場,才漸漸發覺,每個人就是導演兼編劇,因為到最後,終究不會有別人來為我們的人生負責,謝幕之後萬籟俱寂,只有自己面對自己...
陳志恆心理師分享,如果你曾閱讀過《與成功有約》這暢銷本書,你一定對七個習慣不陌生。史蒂芬‧柯維又將紅遍世界的「七個習慣」導入家庭關係經營中,寫成了《七個習慣打造幸福家庭》一書。史蒂芬‧柯維說,七個習慣其實是七個原則,原則就是萬事萬物運行的法則,以這些法則做為人生指引,就能經營好人生各個面向。
圖片來源:Pixabay
文/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如果家人之間對立或冷戰,你夾在中間,該怎麼做比較好?
有個母親問我,正值高中生的女兒和她的父親,有一次為某事嚴重口角衝突。父親認為孩子的態度不佳,女兒覺得父親不懂尊重,雙方就此冷戰長達半年之久,每天把對方當作陌生人。
「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對的,有錯的是對方,都不願意先向對方道歉。我試著從中協調,也曾幫他們主動向對方釋出善意,但他們都說:『憑什麼是我?』。
「兩個人都很固執,僵持不下,我夾在中間,看到家裡的氣氛如此,真的很難過!」
我遇過很多家庭,都有類似的狀況。
不論是夫妻、親子或者手足間,家庭成員彼此吵架後,便開始冷戰,拒絕對話,非要對方先低頭認錯不可。
他們都覺得自己受到侵犯,是個受害者;認定對方得先道歉,才考慮「原諒」對方。他們過度執著於是非對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立場禁得起考驗;而對方有錯在先,得先懺悔並改變才行。
這讓我想到,在台劇《有生之年》第一集中,吳慷仁飾演的主角高嘉岳,在創業失敗並被女友劈腿時,女友對他說了一句話:「你知道你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嗎?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
會不會,在關係中,我們也常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
我們只看到自己的無辜和傷痛,只看到對方的惡劣和無理,卻根本沒能理解,我們往往為了保護那僅存的自尊,而放棄與對方重新連結的機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我們以為只要對方先低頭,就能證明自己是對的,卻沒能明白,此刻誰對誰錯、誰先道歉,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人之間能夠修復關係,重新享受親密與愛。
如果你曾閱讀過《與成功有約》這暢銷本書,你一定對七個習慣不陌生。史蒂芬‧柯維又將紅遍世界的「七個習慣」導入家庭關係經營中,寫成了《七個習慣打造幸福家庭》一書。
事實上,七個習慣一開始源自於他的家庭,他可是九個孩子的父親呀!
史蒂芬‧柯維說,七個習慣其實是七個原則,原則就是萬事萬物運行的法則,以這些法則做為人生指引,就能經營好人生各個面向。
經營家庭關係更是如此。
儘管從古自今家庭型態不斷變化,但基本原則始終不變。像是,當家庭成員衝突或冷戰時,你必須意識到「主動積極」這個思考習慣——自己得先做些什麼,才有可能影響對方跟著改變,而非只想著對方先改變。
就像剛剛提到的父女冷戰,雙方都很痛苦,也很渴望感受到愛吧!但雙方都執著於:「如果你先低頭認錯,我才能感受到你的愛」,史蒂芬‧柯維說:「愛」是動詞。你得主動去愛,然後才能得出愛的感覺。
除了「主動積極」外,要破解僵局,你同時需要懷抱「雙贏思維」,也就是去思索,怎麼做才能讓彼此都得利,而非互相消耗,或者有人得委曲求全。
而在進行溝通時,也得掌握「知彼解己」,站在理解對方與自己的需求上,尋求更有效率的互動。
若家庭成員都有這七個習慣時,當家庭遭遇挑戰或亂流時,才能不至於偏離航道,繼續朝著目標前行,甚至從中成長與蛻變。
回到剛才那位母親的煩惱,她問:「我該怎麼辦?」
「你已經盡力做了那麼多,他們兩個仍僵持不下,這令你感到挫敗、沮喪或者憂心沖沖嗎?」我問。她點點頭,我繼續說:「如果是這樣子的話,你可以選擇放過他們。」
「什麼意思?」她疑惑地問。
「這是他們兩個的事情,你已經盡力調解了,但仍然沒有進展,那麼,就別繼續背負或承擔別人的問題,把解決這個問題的責任交還給他們兩人吧!」
「難道,我要對他們的事置之不理嗎?」
「不是的!你仍然可以給予關懷和祝福,但不一定非得要幫他們解決僵局才行。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的課題,他們需要自己去面對。放下你過度承擔的部分,才有餘裕好好照顧自己,也有力量分別去愛這兩個你都在意的人。」
我告訴她,當她能夠安住情緒,不過度介入時,或許有一天,父女雙方的互動模式會開始鬆動,事情會有意想不到進展也說不定。
其實,這正是根據「要事第一」及「統合綜效」的原則而來。
家庭幸福是需要相當努力去經營的,其中有付出也會有犧牲,更需要智慧。這些努力帶來的成果,比什麼都來得珍貴。運用七個習慣做為指引,你也能享受家庭生活的美好。
➢【書籍資訊】《七個習慣打造幸福家庭》
➢【延伸閱讀】關心我,我才會知道你愛我!「傾聽」敲開孩子的心房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Fa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