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對於跟孩子的一對一談心,我和珊德拉有一條規則讓孩子談他們想談的話題,談多久都成他們可以發牢騷、傾訴。

圖片來源:pixabay
知道你關心我,我才會在乎你了解我多少
我永遠不會忘記某次跟女兒辛西亞進行一對一談心時發生的事。那時她非常暴躁易怒,對家中所有人發脾氣。我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她都回說「沒事。」
對於跟孩子的一對一談心,我和珊德拉有一條規則讓孩子談他們想談的話題,談多久都成他們可以發牢騷、傾訴。除非孩子要求我們提供建議,否則不做任何評論。那一次我所做的就只是「傾聽」。女兒長大後回顧那段經驗,寫下了這段話:
我五歲時,父母搬到愛爾蘭的伯爾發斯特市(Belfast, Ireland)住了三年,我從玩伴那裡學會了愛爾蘭口音。返回美國讀三年級時,我總覺得自己跟其他人格格不入,我覺得班上的同學認為我和他們不一樣;他們聽不懂我的腔調,我對他們的遊戲也一竅不通。
老師要求我接受語言矯治,消除愛爾蘭口音,幫助我儘量趕上進度。我的成績遠遠落後其他人,尤其是數學這科。但是我害怕承認,也不願意站到台上;我渴望被同學接受、渴望交到朋友。
後來我在教室後面的卡片上找到了所有考試與功課的答案。我開始偷這些卡片,把答案抄下來,從未失手。有一段時間,我的問題看似都解決了。由於表現優異,我開始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注意,甚至當選模範生。但是良知不斷折磨我,因為我違背了父母一向教導我們的誠信原則。我想洗手不幹,卻不知道如何全身而退,只好繼續欺瞞大家。
我知道該告訴父母實情,但身為老大的我羞於啟齒。由於承受獨自面對問題的壓力,我在家愈來愈容易發脾氣,父母後來告訴我他們感覺我出了問題,卻不知問題在哪。
每週我們會跟父母進行「私人談話」—在這段時間裡,小孩想談什麼都可以,父親或母親只能傾聽,不能批評,或是在我們沒有要求的情況下逕自提出建議。有一次在談話時間,爸爸讓我說出我覺得父母哪裡不公平。之後爸爸沒有為自己辯護,也沒有生氣,繼續讓我說下去。最後,我覺得自己被父親接納,於是小心的開了個頭,探探他的反應。
他問我學校生活怎麼樣,我吼著回答他:「如果你知道真相,你會覺得我壞透了。」但爸爸向我保證他對我的愛是無條件的、他會接納我。我覺得他是真誠的;根據過往的經驗,我認為可以信任他。
我脫口而出:「我數學這科作弊。」我投進他的懷裡—說出真相讓我如釋重負。他說:「要是妳早點告訴我就好了,這樣我就能早點幫妳啊。」之後,我告訴父母整個經過還有我的感覺,他們幫我想到解決辦法。我們決定一起去見老師,並請一位六年級的同學幫我補習數學。
直到今天,我仍感覺得到那一刻放下重擔的心情。當初我要是繼續欺瞞下去,誰知道會發展出什麼行為模式。我與父母分享問題,因為他們在過去一直愛我、鼓勵我,跟我建立信任的關係。
【書籍資訊】《七個習慣打造幸福家庭》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Fa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