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查理.蒙格!用50個金句看懂窮查理99年的人生智慧|《蒙格之道》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愛瑞克分享,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世界上的人生百態,有如電影般一幕幕上演。年輕時的我,曾自以為是主角,世界是舞台,而上帝是導演兼編劇。進入人生下半場,才漸漸發覺,每個人就是導演兼編劇,因為到最後,終究不會有別人來為我們的人生負責,謝幕之後萬籟俱寂,只有自己面對自己...
諮商心理師瑪那熊分享,《七個習慣打造幸福家庭》書裡還有作者柯維的許多精闢見解,他像是一位溫和睿智的長輩,在我們面前侃侃而談、不藏私分享自己如何將經典的七個習慣,無痛運用於家庭之中。不論你即將進入親密關係,或已經擁有家庭,我都非常推薦你可以邀請伴侶一起細讀、討論,打造出屬於妳們的幸福家庭。
圖片來源:Pixabay
文/瑪那熊,諮商心理師
我看電影很容易被劇情或角色感染情緒,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命運好好玩》看到熱淚盈框。亞當山德勒飾演的主角在職場努力往上爬,當家庭與工作兩頭燒時,他往往選擇先處理工作。後來他機緣巧合拿到神奇的遙控器,工作因此愈來愈順利,卻也更加忽略了家庭與愛情,和老婆小孩愈來愈疏遠。結尾當他走到生命盡頭時,他看著周圍的家人,並緊抓著也走上同樣道路、忙於工作的兒子,用最後力氣吐出一句:「Family…Family First」
當時一起看這部的朋友們,好幾位都跟著落淚。若你已踏入職場多年、或也有自己的家庭,來看這部電影想必會有更多的感動與感觸。
過去社會風氣很常將「努力賺錢拿回家」與「照顧家庭」劃上等號,於是我們卯足全力在職場廝殺拼搏、爆肝燒腦,想方設法爬到更高的位子、賺到更多金錢,然後「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
這種辛苦往往隱藏著許多辛酸,我們為了家庭獨自隱忍,將自己的歲月時光奉獻給家庭。或者更精確說,是為了「家庭經濟」而犧牲。然而這種長年付出,有時換到的卻是與伴侶的關係愈來愈平淡、兩人像是室友而無激情;又或者與孩子彷彿隔了一道牆,想關心卻得到一句「吼,你不要管我啦!」
在工作上的辛苦我們還能撐過去,但這些辛苦卻換來自己在家庭中的孤立,卻是難以承受之痛啊。或許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賺大錢讓家人享受」就代表「幸福家庭」嗎?
當然不。如果婚姻、家庭的組成,只是為了物質或經濟上的提升,那也太悲哀了。情感交流、關係連結,讓整個家庭擁有共同的目標與方向,每位成員在其中獲得滋養、同時又是其他成員的神隊友,共同抵禦現實生活中的挫折、一起克服外在的挑戰,這才是「幸福家庭」的意義。
但要打造這樣的幸福家庭,該怎麼著手?
我前陣子推薦過領導大師史蒂芬柯維的經典著作《#與成功有約》,他透過協助人們建立七種習慣,來逐步實現個人在職場甚至整個生涯的目標。除了在商管領域的真知灼見,其實他還寫過一本《#七個習慣打造幸福家庭》:飽覽群書、擁有豐厚經驗的柯維,引導人們將邁向成功七個習慣,轉換並運用於家庭經營之中。
你可能會好奇,家庭跟我們在職場或公司完成工作、帶領下屬、向上管理等等的技能相通嗎?真的有辦法運用商管領域的知識,來打造幸福家庭嗎?
我剛開始也有這樣的懷疑(抱歉了大師),然而隨著閱讀這本經典著作,一開始的困惑逐漸煙消雲散,甚至忍不住在心裡輕喊「Wow!」。柯維對婚姻與家庭,有非常深入的見解與觀點,而且他並非帶著「管理者」的心態來對待伴侶與孩子⎯ ⎯就我的經驗,有些人的確習慣這麼做:把自己職場角色帶回家中,在家人面前扮演著主管、老闆、老師之類的角色,營造出明顯的「上對下」互動,有意無意在家中以「領袖」自居,要求其他人「順從」。
阿德勒心理學告訴我們,「關係對等」是多麼重要的事情,而柯維同樣將「相互尊重」實踐在與家庭成員的互動中。在這本書中,他將合作、溝通、真誠、負責、積極等職場的正向武器,運用在家庭建立策略裡。
其中我很喜歡的章節,是柯維將經典的「以終為始」習慣套用在家庭。當我們先設定好「目的」,才會知道路該怎麼走,或當旅程遇到突發狀況時,便能明瞭該如何看待與因應。對此,柯維強調找出「家庭使命」是很重要的事情,白話來說就是「我們想建立怎樣的家庭?」
要擁有家庭使命,得先從伴侶之間開始,凝聚共識並確定目標。
而這點,相信是多數人在結婚(甚至交往)前很少去思考、或未必跟伴侶聊過的事情。柯維建議我們,與伴侶找個不會被打擾的時間與空間,好好談以下問題:
「我們想要有怎樣的伴侶關係?」
「我們想怎麼對待彼此?」
「我們希望如何化解彼此的歧異?」
「我們想成為怎樣的父母/家長?」
「我們在家庭中要各自扮演什麼角色?」
「我們從各自家庭帶來哪些文化與習慣?又希望保留、創造哪些?」(書裡有更多值得與伴侶一起深思討論的問題,這裡只列舉一半)
這每項問題,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回答的,也非「各述己見、聽完收工」即可。而是分享自己、聆聽伴侶的分享,然後與眼前的隊友找出折衷與平衡。當我們與伴侶已經先討論過這些問題,便能在未來更有方向地帶領孩子,一起構思「我們想要的家庭模樣」:環境、氛圍、彼此的互動習慣、設定怎樣的界線。
《七個習慣打造幸福家庭》書裡還有作者柯維的許多精闢見解,他像是一位溫和睿智的長輩,在我們面前侃侃而談、不藏私分享自己如何將經典的七個習慣,無痛運用於家庭之中。不論你即將進入親密關係,或已經擁有家庭,我都非常推薦你可以邀請伴侶一起細讀、討論,打造出屬於妳們的幸福家庭。
人生能有個充滿溫暖、陪伴與支持力量的場域,真的會是非常幸運又幸福的事啊!祝福大家都能建立起這樣的美好家庭!
➢【書籍資訊】《七個習慣打造幸福家庭》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Fa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