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許多人,被卡在難受與痛苦中,只想著別人改變,卻難以與他人連結。若遇到另一位也被卡在自己痛苦中的人,總是用攻擊來自我防衛,當然會覺得溝通得很辛苦。這在親子或夫妻溝通中,相當常見!當然,在職場上,這樣的互動也是不勝枚舉。以下是來自諮商心理師陳志恆對《冰山對話》的整理與推薦!
圖片來源:陳志恆Facebook粉絲專頁
文/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你說得很有道理,但對方為什麼要聽你的?
講到溝通,多數人比較有興趣知道,如何改變對方的態度,也就是「說服」對方。人人都想說服對方,改變對方,但你可曾想過:
➢對方為什麼要聽我的?
➢對方為什麼要配合我?
也就是,對方準備好要被你影響了嗎?
*
這便是人際溝通最微妙之處。
你若想改變別人,你得先與對方的內在連結,才有可能影響對方。在此同時,你必須先放下任何想改變對方的意圖,才有可能引發對方改變。
改變常常是在「不要求對方一定得改變」的狀態下發生的。
那麼,如何與對方的內在連結,讓對方敞開心門呢?
李崇義老師在其新作《冰山對話》中提到,「開門」的關鍵在於保持好奇,用好奇的提問貼近對方。只是,許多人不知道要「好奇」些什麼?也不知道要如何好奇?
*
事實上,表達好奇的方式可多了。崇義老師在《冰山對話》中提到,至少有五種表達好奇的方式:
(一)回映與共頻:
反映對方的內在情感,以及簡單摘要對方所述,並說出來與對方核對。
(二)對當事人的衝擊與影響:
好奇事件對當事人帶來的影響如何,或者發生什麼內在衝擊。於是,你可以問:「這對你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用這種方式切入,你會獲得更多訊息。
(三)對非語言訊息的好奇:
肢體與表情,往往比語言本身,透露得更多訊息。例如,當對方倒抽一口氣,或者眼眶泛淚時,通常是內在情感升起,也會伴隨著一些故事。對話時,可以在這裡停駐,多問一句:「怎麼啦?」、「想到什麼了嗎?」
(四)現在與過去的關連:
許多行為模式,都是過去的長期累積。問問對方:「這樣多久了?」「最早什麼時候開始的?」「這和過去某個經驗,有什麼關連?」。連結過去,往往可以聽到更多故事;同時,也讓當事人理解,自己的現在,是如何被過去影響著。
(五)未來的決定:
好奇地詢問當事人,未來打算怎麼做?有什麼期待?希望事情有什麼改變?這能幫助當事人覺知自己的責任,看見新的可能性。
*
許多人,被卡在難受與痛苦中,只想著別人改變,卻難以與他人連結。若遇到另一位也被卡在自己的痛苦中的人,總是用攻擊來自我防衛,當然會覺得溝通得很辛苦。
這在親子關係或夫妻關係中,相當常見!
當然,在職場上,這樣的互動也是不勝枚舉。崇義老師的《冰山對話》這本書,我期待已久。因為,崇義老師有相當長期的企業管理經驗,這本書,等於是薩提爾模式對話的職場版本。
一直以來,與長耳兔心靈維度合作,而與崇義老師有許多接觸。我本身雖不是鑽研薩提爾模式,但卻很喜歡崇義老師臉書上分享的文章,取材生活、筆觸溫暖,內容也令人印象深刻。
這本書,更是值得一讀!
➢【書籍資訊】《冰山對話》
➢【延伸閱讀】
薩提爾「冰山理論」應用實例,看見冰山下的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