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日常生活中,您是否遇過別人對你的開車方式指指點點?或是溝通時總覺得雞同鴨講,自己在意的訴求彷彿不是重點?又或是納悶,為什麼有人會胡亂發言,陷入公關危機?我們常常會遇到不同意見的人,他們的背景可能與我們截然不同,使得彼此容易產生隔閡,甚至產生敵意...
圖片來源:Pexels
天下文化資深編輯 吳育燐
日常生活中,您是否遇過別人對你的開車方式指指點點?或是溝通時總覺得雞同鴨講,自己在意的訴求彷彿不是重點?又或是納悶,為什麼有人會胡亂發言,陷入公關危機?
在這個充滿競爭與衝突的社會裡,我們常常會遇到不同意見的人。由於他們的背景可能與我們截然不同,使得彼此容易產生隔閡,甚至產生敵意。但如果我們能學會同理心,就能從對方的角度看待事情、理解對方的感受,進一步建立更深刻的連結。
麥波姆教授常年研究同理心,她認為同理心可用換位思考來達成,而換位思考分為兩個層級,第一級是單純從對方的位置來看待事情,第二級則是以對方思考事物的方式來看待事情。麥波姆說,第二級換位思考需要練習;我們必須額外考量對方的情緒,才能更清楚的從對方的角度看待事情,針對問題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在《發現你的共感天賦》中,麥波姆從我們小時候練習繪畫的「視角」開始,點出每個人天生都是以第一人稱的觀點來看待世界。就算能透過想像力換位思考,轉換成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待事物,但我們因為自身的經驗與情緒與他人有所不同,所以仍然會有視角上的差異。這也是一級換位思考的局限。所以麥波姆建議我們練習「二級換位思考」,既採納對方的觀點,也感受對方的情緒,去想像對方是如何思考問題、如何採取行動。
麥波姆最聰明的一點在於,她除了拿夫妻/情侶吵架當範例之外,還採用《仲夏夜之夢》和《羅生門》等知名作品,帶我們進入範例與作品裡的各個角色,從角色各自的觀點來看待事情,並依據他們的情緒來加以分析。在閱讀的同時,我們也無形的練習了二級換位思考,提升了同理心的能力。
有趣的是,當我們提升了同理心能力,我們也更加的理解自己,避免看待事情時出現雙重標準。麥波姆也提醒,我們在評判事物時應保持多元的視角,保持人性,充分考量真實的共同利益;而在溝通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仍是跨越時間、地域的黃金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