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在棋局上,電腦已經展現強大力量,人類與電腦的角力,是節節敗退嗎?
會下棋的電腦「深藍」
IBM專門下西洋棋的「深藍」電腦在1997年打敗世界棋王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的消息帶動一波媒體報導,讓我們對於人工智慧的討論變得比較熱絡。
接下來,可以用人類自然語言回答問題的「華生」電腦也在2011年益智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中擊敗盧特(B. Rutter)和詹寧斯(K. Jennings)成為優勝者,IBM的執行長羅曼堤(Ginni Rometty)高興的表示:「我想,這個結果足以讓所有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人員同感振奮。」結果羅曼堤也是第一位承認,華生電腦並非真正在人工智慧領域有任何重大突破。
深藍的表現純粹來自於無人能及的棋局比對能力:每秒鐘可以算出兩億種棋局的後續發展可能,同時和過去七十萬筆西洋棋大師賽的紀錄進行比對。
深藍的運算能力的確不凡,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把這種能力視為「真正會思考」,卡斯帕羅夫就說:「這麼說不是因為我輸不起,不過深藍在智力上的表現,就只等於用電腦程式控制的鬧鈴罷了,而我輸給了這台價值一千萬美元的鬧鈴。」
就連IBM內部的人也從沒對外宣稱華生電腦是「有智慧的」電腦。華生電腦的研究主管凱利三世(John E. Kelly III)在見證深藍和華生電腦的獲勝後表示:「現在的電腦只能算是表現優異的白痴。它們有非常強大的儲存資料能力,數值運算的表現也不遑多讓,人類在這兩項的表現已經遠遠不是電腦的對手了。但是如果我們換成另一種能力再做比較,譬如說是理解、學習、調適和互動能力,電腦的表現就遠遠不及人類。」
摘自《創新者們》
數位編輯整理:林文珠,邱千瑜
Photo:Jaro Larnos,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