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華特.艾薩克森在書《賈伯斯傳》中提到,賈伯斯(Steve Jobs)一直認為自己與藝術家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有著很深的連結,正如達文西的自畫像「維特魯威人」,他們倆都站在「人文」與「科技」交會的十字路口。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by matt buchanan
達文西是賈伯斯的英雄和榜樣。賈伯斯不久於人世時,一直催促我趕緊為這位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工程師和藝術家寫傳記。
後來我終於寫出來了。現在,我了解他為何覺得自己和達文西有連結。他們的創造天賦來自同一個源頭,也就是在藝術與科學的交會口。事實上,他們都明白一個更深的道理:藝術和科學是不可分的。
達文西以其裸體自畫像畫出「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畫中人物站在地球的圓形和創造的方形之中。這幅畫堪稱精緻藝術與精準科學,更象徵兩者的結合。在多次蘋果新產品發表會上,賈伯斯總會以一張投影片作結,也就是「人文」與「科技」交會的十字路口。正如他在2011年最後一次現身產品發表會,也就是他去世的幾個月前所言:「蘋果的DNA不能只有科技。我們相信唯有科技和人文的結晶,才能使我們的心靈高歌。」
圖片來源:wikipedia
賈伯斯景仰達文西對追求完美具有永不妥協的熱情。當達文西認為自己沒有辦法繪製出「安吉亞里之戰」(Battle of Anghiari)理想的透視角度,或「賢士來朝」(Adoration of the Magi)的完美互動,他寧可捨棄也不願交出不完美的創作。而他將「聖安妮」和「蒙娜麗莎」這樣的傑作隨時帶在身邊直到過世,總覺得再添一筆就更臻於完美。賈伯斯也是這樣的完美主義者。他延遲原始麥金塔電腦上市,直到他的團隊能夠把裡頭電路板做得漂漂亮亮,即使沒有人看得到它們。他和達文西都知道,真正的藝術家在乎美,縱使是看不到的部分也不能放過。
1997年蘋果推出「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的廣告,賈伯斯甚至親自幫忙撰寫文案。他讚揚特立獨行者、叛逆者和卓爾不群之人。達西文正是這樣的人:私生子、同性戀者、左撇子、素食者,而且容易分心。因為這些特質,讓人好奇他如何融入這個世界。賈伯斯也認為自己有點孤僻、叛逆:出生就被親生父母拋棄,然後被選擇、被領養,從小在勞工階級居住的市郊成長,卻覺得格格不入。
這使得賈伯斯一生尋尋覓覓,尋求與宇宙連結的性靈體驗。他不斷研究禪宗加上對人類情感的微妙感知,因而能深入探索自己的靈魂並看透周遭的人。也因為這樣,他創造出來的東西,不只是藝術和科技的偉大結晶,更具有感性的成分,能以一種深刻的方式與我們連結。
➢【書籍資訊】《賈伯斯傳(紀念增訂版)》
➢【延伸閱讀】賈伯斯傳》發明iPhone同時口不擇言,賈伯斯的歷史定位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