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分享,對讀者而言,有這樣深度且快手的作者是幸福的。如他序言自述,那種日以繼夜盯著AI發展的工作,就交給專業的他吧!如此一來,世界雖快,透過程世嘉的深入淺出的轉譯,讀者的心,則可以慢!
文/簡立峰,iKala董事、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
2022年底 ChatGPT 橫空出世,電腦開始可以說人話,能自動創造各種內容。原本屬於科幻小說的場景,就這樣突然出現在世人眼前,讓AI時代提早到來!
世界各地的人們,開始有如盲人摸象,對AI無限想像,充斥各種好AI與壞AI的論戰。關心AI的人,充滿焦慮,擔憂被AI取代,也深怕跟不上AI每週一變的快速腳步。
右手創業、左手寫作的AI奇才
Sega(本書作者程世嘉),一位台大/史丹佛高材生、Google 工程師、AI領域創業家,他專業且生動的一篇篇作品,就成為很多台灣人的必讀,媒體記者編輯的最愛,是不少人面對AI焦慮的大海浮木、亂世明燈。
我與Sega有很深的淵源與情誼。他是2006年我在 Google工作的第一位實習生,也是第一位勇於離開舒適圈創業的 Google 台灣工程師。Sega 在台大資管系念書時,我還是該系與中研院合聘教授。2020年我從 Google 退休,更擔任Sega 所創的 iKala 科技董事迄今。
Sega 真的是人如其文,他學的、做的都是AI科技,可是他談的是人性,更確切說他更關心人、關心台灣社會。閱讀 Sega 的作品,是有溫度的,清晰沒有壓力,有節奏但不販賣焦慮。
會取代你的是會使用AI的人,本書一開始 Sega 就以此警示讀者。AI改變職場風貌,也將帶來機會。事實上根據 Statista 網站統計,約74%台灣人從未使用 ChatGPT,也只有4.5%較常使用,遠低於許多先進國家,台灣人確實需要加把勁。
但 Sega 也說,AI作品不如有生命意義的故事動人,而職場高度,更是由企圖心與動機決定,AI幫不了。這是他用心站在讀者角度的鼓勵與提點,這樣的文章肯定不是AI生成的。
深入淺出,轉譯AI帶來的質變
如果2023年是生成式AI元年,2024年就是人機協作元年,AI將成為職場裡的同事、未來小孩的學伴,我們都得學會與機器共創。習以為常的做事方式、教育方法都將改變。在 Sega 的書裡,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些即將到來的變革。
對新創、對企業、對AI生態系的各種發展,Sega 也有很多獨到見解。AI科技巨頭的軍武競賽日趨激烈,媒體競相追逐,Sega 自身的學習與工作經驗,讓他比一般AI工程師更能破解產業的競合,也比媒體更能突破五里霧,撥雲見月。企業苦於缺乏數據,缺少人才,Sega 也能從 iKala 的經驗,提出有效建議。而同屬數位新創,Sega 對後進創業者,如何在巨人肩膀上找出自我優勢,是自我突破,也是給同儕誠摯建言。
Sega 創業繁忙,又勤於研讀新科技,我都還疑他偷偷開發AI程式幫他讀書、創作。不過您若閱讀過他寫給 iKala 員工動輒數十頁執行長報告,您真的會相信有神人如 Sega,右手創業、左手寫作,樣樣精通。
對讀者而言,有這樣深度且快手的作者是幸福的。如他序言自述,那種日以繼夜盯著AI發展的工作,就交給專業的他吧!如此一來,世界雖快,透過 Sega 的深入淺出的轉譯,讀者的心,則可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