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心態致勝領導學》講述的就是「天才文化」和「成長文化」會為企業帶來如何天差地別的影響。瑪麗.墨菲師承《心態致勝》作者卡蘿.杜維克,並將心態的概念擴大運用到組織上,告訴我們心態不只存在於你我的大腦之中,環境也會影響我們行為處事的方式。
文/黃雅蘭,天下文化編輯部資深編輯
對全球石油巨擘殼牌來說,「零事故」是最極致的追求,畢竟這一行很危險,操作不當就會造成人員傷亡。但不論殼牌如何遵守安全規定,都無法達成「零事故」目標。
為什麼做不到?殼牌發現公司過度擁抱天才文化,相信領導者無所不知,不願放手讓員工做不一樣的事。找出痛點後,殼牌開始轉向,改變公司決策流程,建立管道讓基層員工可以向經理人提出建議。突然間,員工不再只是遵守脖子上掛牌寫的安全守則行事,而是積極提出想法,學會在犯錯之後快速前進。終於,殼牌在2020年完成它13年前設下的「零事故」目標。
組織轉向看起來很難,但殼牌成功的一個關鍵,其實只是換了個想法,為公司導入成長心態文化。什麼是心態文化?印第安納大學教授瑪麗.墨菲在她的新作《心態致勝領導學》中告訴我們,組織就像個人,擁有獨特的心態,也就是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崇拜天才的定型心態重視個人天生的才能,這類公司會押寶明星員工,讓員工為了競爭排名而激烈對抗、排斥合作。
相反的,擁抱成長心態的組織不強調個人才智,而是認為員工可以透過學習提升能力。在這樣的公司裡,主管會樂意把機會提供給所有人,不論你聰明與否,這樣的心態也讓公司員工更願意貢獻想法,而不是為了爭搶功勞而隱瞞自己的創見。
《心態致勝領導學》講述的就是這兩類心態文化會為企業帶來如何天差地別的影響。瑪麗.墨菲師承《心態致勝》作者卡蘿.杜維克,並將心態的概念擴大運用到組織上,告訴我們心態不只存在於你我的大腦之中,環境也會影響我們行為處事的方式。我們必須了解心態並非靜止不動,而是像一道光譜,會根據情境而改變。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方式改變自己或組織的心態,建立你想要的心態文化,讓組織成為一個人人都能成長並發揮潛力的環境。
身為一個人,儘管我們有很好的能力,但與人合作才能發揮我們最大的能量,完成我們一生中最偉大的成果。改變心態需要團隊一起合作,至於該怎麼做?這本書會告訴你所有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