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葛洛夫的名言是:「成功帶來自滿,自滿孕育失敗,唯有偏執者存活。」
1968年,英特爾公司(Intel),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公司,由諾宜斯(Robert Noyce)、摩爾(Gordon Earle Moore)及葛洛夫(Andy Grove)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共同創辦。然而這三人對於管理的理念及作風卻十分不同。
幼時的權威記憶
葛洛夫是猶太人,孩提時期適逢納粹主義在中歐興起,讓他自幼就學到關於權威和權力的殘酷教訓。
葛洛夫八歲時,納粹占領匈牙利;父親被徵入勞動營,葛洛夫和母親則被迫遷入狹小的猶太人公寓,葛洛夫有一天病了,媽媽說服一位非猶太裔朋友帶一些食材來煮湯,結果葛洛夫的母親和那位朋友都因此遭到逮捕。這和在院子裡剪修草坪、在小鎮合唱團練唱的生活截然不同,很難醞釀出親切溫暖、怡然自得的作風。
一年後,葛洛夫抵達美國,他自修英文,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紐約市立學院,接著又拿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化工博士學位。1963 年,葛洛夫一踏出柏克萊校門就加入快捷半導體,並利用公餘之暇撰寫大學教科書《半導體元件的物理與技術》(Physics and Technolog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摩爾告訴葛洛夫他打算離開快捷半導體時,葛洛夫自願和摩爾一起出走。事實上,葛洛夫幾乎是強迫摩爾帶他一起走。「我真的很尊敬他,無論他去哪裡,我都希望追隨,」葛洛夫表示。於是,葛洛夫成為英特爾公司的第三位成員,擔當起工程主管的重任。
葛洛夫十分推崇摩爾的技術能力,但對他的管理方式卻是不敢恭維。由於摩爾厭惡衝突,除了提供屬下溫和的建議之外,他迴避其他任何層面的管理。精力充沛、積極任事的葛洛夫認為,坦誠面對衝突不但是管理者的職責,也是激發活力的生活調味料。
諾宜斯的管理風格更是讓葛洛夫嚇壞了。還在快捷半導體上班時,葛洛夫就曾因諾宜斯不理會一位部門主管的失職行為(他總是遲到,還醉醺醺的出席會議),而感到忿忿不平。
當時葛洛夫還不明白(後來才逐漸醒悟),高效能的管理不一定非得靠強人領導,有時候各具才華的高階主管組成正確的領導團隊也一樣。就好像金屬合金一樣,只要組合正確的元素,產生的合金就會無比堅韌。多年以後,葛洛夫才領悟到這層道理,他閱讀了《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這本書,裡面形容理想的執行長為:聯繫外部的人、管理內部的人,以及行動者。葛洛夫才明白,一個人不一定能兼具各種特質,但領導團隊卻可能集體擁有這些特質。葛洛夫說,英特爾公司正是如此。
唯有偏執者存活
早在英特爾創立初期,葛洛夫還沒當上執行長前,他就已經協助公司建立管理制度。做事馬虎的員工必須為自己的過失負責,失敗者亦會嚐到苦果。一位工程師說:「如果礙事的人是他的媽媽,葛洛夫也會叫她走路。」
另外一位同事則解釋,在諾宜斯領導的組織中必須如此。「諾宜斯一定要當好人,對他來說,受人喜愛是很重要的事。所以總得有人施展鐵腕扮黑臉。葛洛夫恰好善於此道。」
葛洛夫開始把管理的藝術當成電路學來鑽研。他後來寫的《10倍速時代》和《葛洛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等書,都非常暢銷。他並沒有試圖在諾宜斯打造的組織中,推行層級式的指揮系統,反而努力推動自動自發、聚焦明確、重視細節的文化,在諾宜斯鬆散而注重和諧的管理風格下,這些特質不會自動冒出來。葛洛夫開會時果決明快,不像過去在諾宜斯召集的會議中,大家知道諾宜斯耳根子軟,只要撐得夠久就很可能說服他。
葛洛夫之所以沒有變得有如暴君,是因為他熱情豪放,讓人很難不喜歡他。他笑的時候眼睛發亮,還有一種古靈精怪的獨特魅力。他的匈牙利口音和傻傻的笑容,讓他成為矽谷最有趣的工程師。葛洛夫當時試圖裝扮時髦,以迎合1970 年代初期奇怪的時尚風格,他那種科技怪傑移民特有的時髦裝扮,簡直可以做為美國喜劇綜藝節目《週六夜現場》的橋段。當時葛洛夫留著長長的鬢角,襯衫敞開,可以看到胸毛和在胸前晃蕩的金項鍊。但這些都無法掩蓋一個事實:葛洛夫是真正的工程師,他曾是開發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的先驅,是現代微晶片發展的核心人物。
葛洛夫推行諾宜斯平等主義的作風,終其一生,他一直在開放式隔間中工作,而且樂此不疲,但他也添增了自己的印記—鼓勵「建設性衝突」的文化。他從來不裝腔作勢,但也絕不會放鬆警覺,掉以輕心。相對於諾宜斯溫文儒雅的親切作風,葛洛夫坦率直言,不說廢話。後來賈伯斯也採取相同的策略:絕對誠實、焦點明確、追求卓越。「葛洛夫是確保每班列車都會準時抵達的人,」鮑爾斯回憶說:「他是嚴格的監工。他對於你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有一套強烈看法,而且會直接告訴你。」
葛洛夫的名言是:「成功帶來自滿,自滿孕育失敗,唯有偏執者存活。」
摘自《創新者們》
數位編輯整理:邱千瑜
Photo:keitamiyoshi,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