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今周刊特別跟著諾米Nuomi一同造訪台南老街,沿途記錄諾米Nuomi的創作歷程,也發掘出諾米Nuomi的築夢心法。
九份山城的老厝、平溪天燈、基隆魚市場的水族豐盛⋯⋯, 用畫筆記錄下北台灣美景的諾米,用插畫追求夢想, 把一切如夢景致,都記在作品《旅人島》。
輕寒料峭,台南府中街口的「泮宮石坊」與孔廟遙相對望,訪問當天,街上的莿桐樹都還枯著,半朵花都沒開,然而那些相命的、玩的,尤其是吃的攤子全擠滿了人,熱鬧得很。
身材圓滾的諾米(本名陳于峰),左閃右擠地挨過人群,斜眼看了店家幾眼,從包包中撈出摺疊童軍凳,一屁股就坐在店門口。
他往外套的襟袋裡掏了掏,拿出寫生簿子和黑色簽字筆,用力盯著泡麵店和人群,唰唰唰地提筆疾揮,三分鐘內已經勾勒出門口形象,湯鍋內熱騰騰的香氣與行人的笑語寒暄,一會兒全躍然紙上。
巷窄人多,一對夫婦忽然推著娃娃車走來,卡在街邊寸步難行,諾米連忙起身讓道,往磚牆上吃力地緊靠,夫婦點點頭,他笑著回應,隨即連板凳也不用,直接往地上一坐,繼續他的速描。「這沒什麼啦!」諾米笑說:「有一次突然來了場午後雷陣雨,雨水撒下,行人走避,畫紙也溼了。」
諾米邊說邊寫生,「我這才真正記錄了當下,記錄了雨天落在畫上的雨水。」
住在台灣,你認識台灣嗎?不到三十歲的諾米,正試著用這種最能讓年輕世代迅速吞嚥的方式,速寫記錄著吾鄉印象。畫的是場景停格、筆觸帶著溫度,畫著畫著,原來不只是為了記錄而已,對於諾米來說,這是他重新認識故鄉的一趟溫暖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