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文化局局長蔡詩萍在《在歲月裡淘金,一閃一閃亮晶晶》推薦序中提到對曾經親睹沈春華主播風采的觀眾而言,這本書幾乎不需要任何推薦,因為「她是我們曾共擁的記憶」。但對於年輕世代的讀者,這本書打開了通往「主播沈春華的年代」的窗 ...
閱讀沈春華,思索熟年新可能
——蔡詩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對曾經長期在每日電視晚間新聞,親睹名主播沈春華風采的觀眾而言,這本書幾乎不需要什麼推薦文,「她是我們曾經共擁的記憶」,就是最好的推薦。
風姿優雅。反應機敏。新聞專業。口條一流。
「新聞主播沈春華的年代」,她豎立自己的風格,持之多年,得獎無數,當之無愧。
然而,這本書,畢竟是要嘗試著,打開一塊年輕世代的讀者群,於是,對他們而言,沒有理所當然的理由非看不可!除非,對,除非……
於是,我必須思索。
思索一些關於「沈春華主播的世代」其跨世代意義。
時代的飛輪,的確不斷地轉出許多里程碑。
無線電視的「老三台」(台視、中視、華視)還在,但電視頻道已經超過百台以上了。
「老三台」的電視新聞,分早中晚三節,主播個個可以成明星。如今,主播一籮筐,想成名,哪那麼容易?
圖片來源:日常散步.李盈靜攝
於是,「沈春華主播的世代」,必然很像一種傳奇,令人神往,令人好奇。這是這本新書,很值得一讀的視角,主播傳奇的年代是怎樣的一種年代呢!
但,再傳奇的人物,也有她生而為人的必經歷程,例如,優質女性的養成過程,婚姻與事業的權衡取捨,職場上男性與女性的競爭與合作,歲月洗滌青春換來志業成就的代價,女人之所以為女人的超越世代的永恆課題,再輝煌亦終究要淡出職場的人生處境,生命第二春、第三春之可能……等等。
我在閱讀「主播沈春華」的新書時,不時會被她的這些思緒所牽引,因而要連帶思索,「後主播年代沈春華」的意義與價值等話題。
我想,這或許是,「主播沈春華」之外,能對此時此刻之現代女性,最好的獻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