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謝文憲的演講不靠話術、不靠身價,不靠名氣,而是靠著一點一滴累積的真誠互動,和對每個人的尊重。 而是用心記住每個名字、說出具體稱讚,讓人感受到「我被看見了」真誠對待每位合作夥伴,才是打造高信任、高黏著關係的關鍵!
對我而言,在簡報中加入這些名字與故事,不過是多花一點時間的小事,但對被提及的人來說,卻可能是人生中一個難忘的時刻。我一直提醒自己,在事業上、在人生中,真正的成功不單是追求專業表現,也要在生活中記得曾經與自己同行的朋友與合作夥伴,讓他們知道:「我是被看見的,我是重要的。」
所以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我的企業內訓回購率這麼高?又或是,為什麼我的粉絲這麼樂於參加我的課程與活動,甚至跟著我去遊山玩水、看棒球,就像跟一群好朋友出遊一樣?要維持這種高度黏著關係,其實別無他法,就是你有沒有用心把別人放在心上。
以我來說,我有個特別的「本領」,就是記住別人的名字。只要對方不是戴著口罩,或是換了一個全新的造型,我只要見到人,大概都能叫出對方的名字,這不是天賦,這是需要下功夫的。比如在演講前,我會事先看過報名名單,稍微記一下有誰會出席,這樣到了當天,就更容易叫出對方的名字。
這個習慣其實是受到卡內基(Carnegie)書籍的影響。卡內基曾說:「一個人的名字,是他耳朵所能聽到最悅耳的聲音。」如果你跟一個人很久沒有見面,但見到面時卻能準確叫出他的名字,這份「被記得」的心意會讓他們感到自己備受重視。這個道理簡單,但真正做到的人卻不多,甚至我還會更進一步,記住上次見面的時間、地點,這些細節看似瑣碎,但一旦說出口,對方往往都會嚇一大跳。
所謂的高黏著度,其實是一種現象,而不是原因,永遠要記住「不要用現象去解釋現象」,現象背後的根本原因其實是信任感。正因為客戶相信我,所以願意一年又一年持續找我做企業內訓;正因為粉絲相信我,所以願意付高價上課,甚至跟著我一起做公益。這些都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要問問自己:你有沒有用心把別人放在心上?
不要吝嗇讚美
在職場上,有句古諺說得好:「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好的事情要公開表揚,不好的事情私下規勸,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的人並不多。
我一直努力把「揚善於公堂」這件事做到極致。舉例來說,當我接企業內訓時,通常是經理級主管找我談好大方向,之後就會交給基層專員處理細節。這時候,我會特別在經理面前提到:「你們的專員真的很細心,不只幫我確認場地資訊,還注意到演講細節,可以看出你們把同仁訓練得很好。」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能為基層員工在主管面前加分,尤其他們的付出常常被視為理所當然,當你能在適當場合為他們美言幾句,不只能讓主管覺得與有榮焉,也能讓基層同仁感受到被重視。
但讚美一定要具體,空泛的「很好」反而顯得不真誠。我都會舉實例:「你們的HR助理有三個地方特別優秀:第一,她會貼心詢問我要冰美式還是熱美式;第二,特地幫我預留停車位;第三,主動確認付款期限。就這三點,你們的員工就勝過台灣九成的HR了。」
你可能會說,不過就是稱讚一下窗口而已,真的有這麼厲害嗎?有不少企業講師,別說是主動稱讚工作人員,可能還特別龜毛,要求特別多,從專屬停車位、新娘房等級的休息室,到這個不吃、那個不吃,甚至不准別人拍照錄影,這些要求常讓第一線人員很為難。更諷刺的是,有些講師收費比我還貴,講的內容卻不一定值得那樣的價錢,久而久之,這樣的講師自然容易失去客戶。
所以你問我,為什麼我的企業內訓回購率很高?因為當你在公開場合讚美第一線的同仁時,不僅老闆有面子,被稱讚的窗口也會銘記在心,他們怎麼可能不想再找我去演講?這就是為什麼到了我這個階段,更容易看出人的高下。不是靠身價,不是靠名氣,而是靠著一點一滴累積的真誠互動,和對每個人的尊重。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是個圓滑世故的人,我的直腸子性格也是出了名的。大家都知道,如果有人在我演講的過程中走來走去,我一定馬上變臉,甚至直接不上課、掉頭就走的情況也都有過。
好,我就說你好;不好,我也會直接說你不好,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