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如果說《第二座山》是我50歲後的人生指引,而《深刻認識一個人》就是做出四個承諾的教戰守則與使用說明書。
文/謝文憲,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從史帝芬.柯維巨著《第三選擇》中提及思維模式的4個步驟:我看見自己、我看見你、我努力了解你、我與你產生綜效,到大衛.布魯克斯《深刻認識一個人》所提的3個部分:我看見你、我看見你的磨難、我看到你的力量,我們可以學習到三件事:
1. 看見他人,他人就能綻放
2. 與人有效連結,是AI無法取代的力量
3. 思維改變,就能產生無比綜效
幾年前拜讀作者的《第二座山》,讓我50歲後的人生寫下「降載不停機」的全新人生策略,用服務與貢獻思維,取代工作思維,用臣服取代征服,讓我的50+創造漸強人生;如今有幸閱讀本書,我希望能與我有效連結的人,都能成為非凡之人,更能在疏離、混亂、孤獨、憂鬱的年代,締造更深刻的人際關係。
我想用書中所提的5個方法,讓您立即實用,改善逐漸裂解的人際關係,進而享受美好生活:
1. 學習問問題,從對方的童年開始
2. 用旁觀人視角,用第一人稱說出對方:「這是你的生活」
3. 用「大事記」回顧對方生活
4. 故事採樣,寫下情感經驗
5. 拋開自我意識,與對方深談
如果說《第二座山》是我五十歲後的人生指引,而《深刻認識一個人》就是做出四個承諾的教戰守則與使用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