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徐榮源在閱讀管理大師韓第的《九十自述》後,分享了他身為醫者四十年的生命省思。這本書以 56 個小章節,細細書寫九十歲的回顧,從日常瑣碎到人生哲思,從家庭到信仰,處處真切而深邃。
文/徐榮源,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
《九十自述:管理大師韓第,活出長壽與知足的生命感悟》一書,是韓第在九十高齡時的生命回顧。他以 56 個小章節,盤點自己的人生,從日常瑣碎到哲學思維,從宗教體悟到疫情後的省念,寫得真切而深邃。讀來宛如與一位智者促膝長談,時而平實,時而洞見,令人回味良久。
身為一名行醫四十年的醫者,我常提醒自己「生命要隨時盤點」。今年,正逢我滿四十年的醫療歷程,手裡讀著韓第 90 歲的回顧,不禁將自己的人生與之對照。也想起七年前,女兒在多倫多行醫,領到第一份薪水時,特地打電話問我:「爸爸,您想知道我的薪水是多少?」我笑答:「數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每個月和爸爸分享您的生活與生命的成長。」如今再讀韓第,愈發覺得這樣的世代間對話,正是生命傳承最深刻的意義。
韓第以 56 個主題細膩展開,涵蓋人生、工作、家庭、信仰與死亡。篇幅有限,我僅擇幾個印象最深刻的章節,與大家分享:
認錯:理性與感性的對話
韓第與夫人性格迥異,一重理性邏輯,一重直覺感性。爭執雖難免,他卻提醒自己:「帶著懷疑的心聽對方說話,承認自己可能錯。」認錯不是軟弱,而是智慧;是在差異中學會退讓與包容。夫妻因此更能彼此成全。這一課,讓我想到醫病關係中,醫師若能承認自己可能誤判,也能贏得病人更多信任。
成功:愛與陪伴的分量
談及「成功」,孩子們想到的是金錢與享樂;韓第卻認為,真正的成功是「被愛、被朋友圍繞,生命充實」。妻子辭世後,他因朋友的情誼而感到慰藉,由此體悟到:衡量人生,不在財富,而在心靈是否充盈著愛與連結。這正與我女兒問薪水的故事相呼應——數字之外,更重要的是愛與陪伴。
自由:安逸與抉擇的分野
哲學家柏林談「兩種自由」:一為消極自由,免於干涉卻空洞無味;二為積極自由,自主抉擇並承擔責任。韓第憶及在馬六甲的安逸歲月,因失去選擇而感到壓抑,終究毅然離開,追求能掌握方向的積極自由。他提醒我們:真正的幸福,不在安穩,而在於勇敢選擇與承擔。
報酬:尊重的內涵
「工資」是完成工作的報酬,而「費用」則是購買他人的時間。韓第認為,若僅視為工資,重點在成果;若視為費用,則更涉及尊重與信任。他提醒我們,給予報酬,不僅是交換,更是承認對方的自主與尊嚴。這在醫療場域中,尤其耐人省思。
快樂:付出與愛的源泉
韓第相信快樂不是等待,而是追求。快樂來自有目標、有付出,並與所愛的人共同努力。這與史懷哲名言不謀而合:「有工作可做,有對象可愛,有希望可想。」對我而言,這也是醫者的日常:即使辛勤,也因愛與使命而感到快樂。
儀式:秩序與連結
韓第強調,儀式是家庭與組織不可或缺的元素。宗教婚禮、生日聚會,這些看似簡單的形式,卻能讓人心中有歸屬與秩序。對家庭而言,這正是愛與連結的具體展現。
人格:墓碑上的記憶
韓第並不在意人們記得他的才智,而希望被認為「公平、可靠、誠實、善良」。他提醒我們:成就會消逝,唯有人格與信任能長存於人心。
終章:順應自然
韓第推崇斯多噶學派,強調自然秩序與生命循環。他觀察四季與枯葉,感受到「萬物自有其序」。人終將離去,但能以自然的一部分被記住,便足矣。
結語
《九十自述》不僅是一位大師的九十年回顧,也是一面鏡子,讓我這位行醫四十年的醫者自問:我是否也該時時盤點?
韓第告訴我們:
• 認錯,是智慧;
• 成功,在於愛與陪伴;
• 自由,來自抉擇與承擔;
• 報酬,蘊含尊重與信任;
• 快樂,源於付出與深愛;
• 儀式,凝聚秩序與歸屬;
• 人格,才是永恆印記;
• 自然,則是最終歸所。
讀韓第,不只是領受一位大師的生命智慧,更提醒我未來要與家人持續展開對話,把這份省思與感悟傳承下去。因為人生最珍貴的,不是名與利,而是那一道能在人間留下溫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