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韓第在《九十自述》中透過一段與管家的互動,引出對死亡的深刻省思。韓第鼓勵所有人都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珍惜生命、與摯愛好好道別,留下善良與誠實的記憶。
我相信,我們常常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智慧。我的女傭有一句口頭禪:「沒關係。」(抱歉,她比較喜歡我們叫她管家。)所以,我不慎打翻一杯紅酒,桌面一片狼藉時,她會趕緊過來清理,同時用悅耳的聲音說道:「沒關係。」如果我理解無誤,她的意思是,這只是芝麻蒜皮的小事,微不足道,很快就會被遺忘、放下。所以,打起精神,繼續前進吧。
聽到「沒關係」我就放心了,不再糾結,儘管有時會有點困惑。例如,我告訴她我們要搬到溫莎城堡,我將在那裡為菲利普親王工作,她也說:「沒關係。」後來,在那個陌生的環境下,種種繁文縟節教我煩惱,我不斷對自己說,沒關係,然後就覺得舒服多了,因為那些事一點也不重要,在宏大的宇宙裡,萬物有序,日子照常流轉。
然而,有一次,她這慣常的回應卻讓我吃了一驚。一天早上,我醒來的時候,覺得很虛弱,相信自己快要心臟病發作。以前醫師就曾經警告我,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那天,她精神奕奕的問我:「您今早怎麼樣?」我說:「我想,我就要死了。」她卻說:「沒關係!」
一開始我非常生氣。我剛說出我這一生最重要的一句話,宣布自己死期將近,她似乎認為我在隨口胡謅,不當一回事,才會說「沒關係」。後來,我仔細尋思,心想:「嗯,也許她是對的,生老病死確實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就像我在五十年前種的那棵胡桃樹,原本生長茂盛,果實掉落滿地,現在已漸漸枯萎,跟我一樣,不久就會消失,被另一棵樹取代,甚至新長出來的樹可能不是胡桃樹了。不管怎麼說,這棵樹曾屹立在我們的院子裡,迎接客人。」
我的意思是,除非首相突然發神經,否則我過世的日子不可能成為國定假日。只有我的孩子和一、兩個朋友會注意到這一天吧。報紙上會出現一則訃告,但日子照過。
起初,我覺得這個念頭令人沮喪,一切如常,只是我已不在。但現在,我已抱持斯多葛主義,因此認為事情本該如此。人生的重大事件都是由宇宙秩序所決定,如何因應,就看我們自己,這取決於我們的性格,而且會反過來塑造我們的內在。
那麼,我該如何應對人生的這個新事件呢? 嗯,就像哈姆雷特一樣,我認為關鍵在於是否做好準備,正如哈姆雷特在思索死亡時說的:「即使不是現在,終將到來。做好準備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我已經準備好了。我已盡力。我希望我做的善事多於惡事。我這一生苦雖有之,樂卻更多。我已經和所有摯愛之人一一話別,最愛的風景也看了最後一眼,還品嘗到我最愛的美酒。我回到我的床上,等待。
如果這聽起來有點令人沮喪,請容許我這麼說,在我以為自己心臟病發、即將不久於人世時,我回首此生,告別我的摯愛與我最喜歡的東西,其實頗為怡然自得。不知為何,一旦你接受不可避免的事情,就會變得容易得多。首先,死亡意味著擺脫所有的責任,我不必擔心任何事情,就算帳戶透支也沒關係。那是別人的事了。我會躺在地底下一個箱子裡,就在我現在住的諾福克鄉下附近,長眠於我深愛之地。
萬物終將消逝:胡桃樹如此,好事壞事也是,我的妻子和他人也一樣,不可能永遠都在。我留給世界的只有在某處公告的一則訃告,以及幾張照片和一些回憶。至少胡桃樹上還有核果。我想,我大概只會留下零星的思緒和一些感想。
再見了,善用你剩下的時間,珍惜這段特別的日子,這段生命休止前最寶貴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