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九十自述》是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親筆撰寫的文章,是他在人生暮年對生命、死亡與存在意義的深刻省思。九十多歲的他在中風後重新感受「活著」的驚喜,以坦率與幽默回顧一生的得與失、家人帶來的驕傲,以及對未來世代的深切期許...
一早醒來,時雨時晴。你也許會說,這是一切如常的一天。但對我來說的確不尋常,因為照理說我已經不在人世。幾年前我中風,雖然撿回一條命,但醫生說,在接下來的兩年內要是再度中風,可能就沒命了。因此,早晨醒來,睜開眼睛,發現自己還活著,實是驚喜。我如釋重負,心想:「還沒輪到我吧。」
但從統計數字來看,我應該已經死了。也許很多人也跟我一樣行將就木。不管如何,有些人就像我,已來到遲暮之年。我已經九十多歲了,雖然因為中風行動不便,但還是熱情擁抱人生,迫不及待的享受生活:也許還有點太過頭了。
雖然我如聖經所說,行過死蔭的幽谷,但我仍然有很多時間沉思並回顧我這一生。總的來說,我已經心滿意足。有些事情我本來該做但沒做,只有少數幾件事我不該做,我卻做了。為此,我向相關的人道歉,也原諒自己犯下的錯。
雖然我在寫作方面算是小有成就,最讓我引以為傲的還是我的家人,我兒子和我女兒。雖然我在孩子教養方面投注的心力少得可憐,不知怎的,他們還是成為優秀、正直的人:善良、風趣、好相處、工作出色,更令人驚嘆的是,把我這個老爸當成小孩,照顧得無微不至。他們讓我驕傲,我也感激萬分,我認為這就是我這一生最大的成就,即使我的貢獻不多。我已故的妻子才是一家之主。我們有四個溫馨舒適的家,都是她一手布置的。我的生活起居也是她安排的。要是孩子不反對,她也樂意幫忙打理他們的生活。
無論如何,這就是我們的快樂人生,在某些方面也許過於歡快。此時,我何其有幸,得以在人生的盡頭多徘徊幾個月,在山谷尋幽,在世間稍作停留,讓回憶帶領我回到曾經擁有、但卻已然消逝的時光。
從統計數字來看,時光荏苒,老人將愈來愈多。我在想這是好是壞? 我希望這是件好事,但看看自己,我就不那麼有把握了。我仍是個脾氣不好的老人,而且倚老賣老,無視與我相左的觀點。下個世紀會是什麼樣子?都是像我這樣急躁易怒的老人,還是沉靜溫和的長者?會有更多讀書俱樂部,還是狂歡派對? 會有更多老太太像荷蘭人那樣挺直腰桿悠閒的騎著腳踏車,還是俯身衝刺?
近日,我文思泉湧,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只能讓思緒在我腦海裡徘徊,未能實現。我們需要年輕人帶來改變,老年人必須放手,讓他們有所作為。我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寬容。
因此,且讓我為各位獻上一段我很喜愛的古愛爾蘭祈禱文:
無論人生之旅把你帶往何方,
願你擁有康莊大道,
願你一路順風。
願和煦的陽光照耀你的臉龐,
願天降甘霖滋潤你的心田。
直至有朝一日我們重逢,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無論如何,
願主用祂的掌心護佑你,保你平安。
活在當下,享受人生。莫待為時已晚,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