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高希均教授分享信義房屋周俊吉董事長「以義為質,以信為利」的創業精神。
(一)在一次企業家的聚會中,我提出「五個」「非不可」:
(1)企業非賺錢不可。
(2)賺錢非成長不可。
(3)成長非創新不可。
(4)創新非人才不可。
(5)人才非品格不可。
我注意到他們的當場反應:有些人淡然,有些人激動。淡然的需要鼓舞,激動的需要立即行動。這段話的重點是:公司要營利,企業負責人一定要正派經營。這篇短文就以「信義房屋」為例來引申這個看法。
十餘年前有一天周俊吉先生在人文空間和我小敘。他細述了年輕時來台北的求學過程,在文化大學遇到恩師以及後來辛苦的創業。
從一九八一年創業,堅持從「信義」出發,連續八年虧損後,轉虧為盈,開創了台灣房屋仲介市場的新時代。
三十五年來(一九八一~二○一六),他創設的「信義房屋」,已是台灣房仲業的標竿企業。在今年四月號的《哈佛商業評論》公布的「台灣CEO 50強」中,房屋仲介業的董事長周俊吉名列其中,真是令人驚喜的莫大成就。
周董事長對於人才、企業社會責任及文化的重視,不是在「提倡」,而是在以身作則的「實踐」,真是企業界罕見「說到更做到」的佳例。如今有一本名為《還可以更努力》的新著問世,細述他的理念,值得再三細讀。
摘自《人間福報》人間百年筆陣 以「信義」為己任的企業家─周俊吉的堅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