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原來大千世界中,種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因果循環,其實在本質上可以嘗試破除表象......
文/華遠匯暨華鑫資本董事長 戴偉衡 David Tai
本質思考──也就是發源於MIT史隆管理學院的「系統動力學」的思考方法。在這本書中,作者平井孝志先生很清晰詳盡地用更簡易生動的方式,解釋了複雜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對問題核心的洞察力,以及觀照問題關聯性的分析方法,用以幫助人們真實面對問題的本質,並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本質思考》中文版的發行,在今天台灣面對多層面挑戰,並仍有許多問題糾結不清的同時,具有相當深遠的意義──針對台灣政治課題、經濟戰略、產業發展,還有內部的社會公平等議題,若能從本質思考,就可以尋思最創新、有效的正向驅動方法。
二十年前,在我申請到MIT史隆管理學院之後,交通大學的指導教授就特別要求我必須修習這門學問,還記得前面幾堂課給我的感覺,竟是奇特的「問題簡單、分析複雜、結論精彩」!而多年下來,我常因當年課堂上所受到的影響,嘗試去扭轉許多職場、甚至人生中的挑戰;經歷過許多起伏歷練後,如今感受到這門原來建基於科學計量模型的研究方法,在思考精神上,與佛教思維其實是相通的!如同楊振寧先生曾就量子力學與佛教哲學的關聯性,提出的有趣思辨一樣──原來大千世界中,種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因果循環,其實在本質上可以嘗試破除表象,以建立自我覺察與破立的關鍵。
這本書的內容,就是引導讀者以更淺顯的方式,進入系統動力學的思考,以台灣目前總體在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上的淺薄傾向,的確能夠提供一個當頭棒喝般的提示,讓我們在混沌與困頓中,過渡到一個正向的循環,而非大規模的內耗。就我個人來看,這本書實在相當值得台灣的讀者們高度重視。
《本質思考》除了組織性地提出作者本身基於企業顧問的經驗,所歸納出的本質思考的步驟與訓練,來讓讀者試著思考「如何思考」,隨之逐步發掘策略的線索,並改變看問題的角度與立場,此外更提出一個有趣的見解:建議讀者以本書所提供的思考方法,去研究沒有答案的問題!因為那些沒有答案的問題,才是最好的老師!這放在今天台灣所面臨太多看來似乎沒有答案的問題,就顯得更有張力。這本書能帶給我們的啟示,不只是去理解系統動力學本身所建構的思考模型與分析方法,反而是可能觸發我們更深沉有力的集體性個別思辨,共同為我們當前的扭轉點一起找出正確的道路。
摘自《本質思考》推薦序
數位編輯整理:李依蒔,陳子揚
Photo: Chris Potter,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