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只要主管改變教導方法,部下必定可以成為能幹的員工。也就是說,部下能不能培育起來,決定權不在部下,毫無疑問的,是掌握在主管手裡。
「你就照著我這樣做啊!」這種方式講不通
某位業務主管,他與往來廠商討論事情或拜訪客戶時,都會帶部下同行,用心做到一對一的指導工作。他也從不留一手,讓部下觀摩學習自己的業務技巧,心想:部下可以照著做。
「原來如此,事情是這麼完成的,我學到了一課。」
看了主管的做法後,部下深感佩服,露出一副希望自己也能像主管那樣的表情。但實際將相同的工作交給部下時,卻怎麼也做不好,不是漏了一些主管認為「務必不能遺漏」的步驟或用詞,就是說明的時候,順序顛來倒去,根本稱不上是在跑業務。
「他到底有沒有看進去?」
主管覺得很失望,也對自己的教育方法完全失去信心。為什麼都已經一對一指導了還不夠呢?
是部下的態度不佳,所以主管再怎麼教,他們也學不來嗎?還是他們缺乏幹勁呢?
不,不是那樣的。假如主管再怎麼教,都無法讓他們學會做事方法,那就是主管的教法有問題,而不是他們的態度有問題。
部分主管知道,對現在的部下說些「有毅力就辦得到」之類的精神喊話,已經沒有意義。他們也不會說出「自己的工作自己搞定!」之類的粗暴言論,往往是採用「你試著模仿我看看」、「你照我這樣做做看」等方式。
這種方式並不壞。讓團隊的成員模仿領導者或是優秀成員,確實是有助於提升團隊水準的好方法。
但遺憾的是,對於程度普通的部下而言,這是很苛刻的要求。假如看一看就能模仿起來,哪還需要你這麼辛苦去教。這就像是部下心裡明明希望你教他們「模仿的訣竅」,你卻什麼也沒講,只一味要求他們模仿你的成果一樣。
能擔任主管職的人,基本上都是因為以往的工作表現優異,才會晉升到這個地位,而你也是一樣。
對你來說,「懂得怎麼做事」,已經變成一種習慣,不需要特別理由就能做到。所以,很可能連你自己都不完全了解「怎樣才能做好這件事」。這種狀況下,你要部下「模仿看看」,不會覺得太苛刻嗎?
擅長業務工作的人,就算有意教導部下具體做法,也可能會說出一些讓部下摸不著頭緒的東西。「和客戶接觸時,只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想,自然就會有成果了。」但具體而言,「和客戶接觸時,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想」,是什麼意思呢?
菜鳥部下根本無法理解。這種抽象的指導內容,就跟主管說出「你就自己想,想到懂為止」沒什麼兩樣。
你可能心想:「開什麼玩笑,難道我指導部下,還得講到那樣清楚才行嗎?」
不過,反過來想,只要主管改變教導方法,部下必定可以成為能幹的員工。也就是說,部下能不能培育起來,決定權不在部下,毫無疑問的,是掌握在主管手裡。
部下不會做,只有兩個原因
當你的部下遲遲做不出成果時,你覺得原因出在哪?
是他們原本就欠缺能力嗎?還是因為他們缺乏幹勁?
不,你的部下遲遲做不出成果的原因,只有以下兩個:
1.不懂工作方法
2.懂得方法,但不知道怎麼持續
也就是說,不會做事的部下,是因為你沒有把工作的「做法」,或是「持續的方法」,正確地教會他們而已。或許你認為自己已經教了,部下卻不這麼覺得。請先有這樣的認知。
首先,關於第一點,確實有部分員工都已經進公司好幾年了,仍然不懂得工作的方法。
聽到這裡,你不能露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說:「現在還講這個,有什麼用?」這些員工之所以不懂,是因為沒人以正確的方式教導他們。他們很希望有人教導,卻沒人為他們這麼做。
舉個例子,跑業務的時候,假如只是告訴部下「要注意自己的儀容」、「要好好問候客戶」、「要精準掌握客戶需求」,請當成部下完全無法理解。
譬如「好好問候客戶」這項,務必要具體告訴部下怎麼做、如何做,才算是做得到位。
-報上公司名稱與自己的名字時,聲音是不是清晰明白?
-問候時有沒有凝視對方的眼睛?
-鞠躬時大概要躬身幾度角?
-名片要怎麼遞才對?-接過對方的名片時該怎麼接應?
唯有把這樣的檢核項目清楚告訴部下,他們才能學會跑業務時的問候方式。
接下來,第二點的部分,是大家容易疏忽的。即使懂得教導部下怎麼做好工作,但懂得教他們如何持續下去的主管並不多。
你或許會覺得,「既然掌握了工作方法,再來要怎麼持之以恆,就看他自己怎麼想了吧?」
問題是,要持之以恆並不容易,而這卻是部下能否達成業績的一大關鍵。
好的成果,需要累積良好的行動才能產生。就算部下已經知道該如何工作、明白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才叫良好,假如無法持續下去,就不會有成果。
並不是試著拜訪過客戶就了事,在和客戶簽約之前,還是必須持續去拜訪。除了工作之外,其他事情也如出一轍。例如,你應該有過這樣的經驗吧?當你打算減肥時,不外乎就是限制飲食,搭配做運動。但就算你充分了解「怎麼做」,也未必能持續下去。
這時,或許你會責備自己:「為何我意志力這麼薄弱!」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它不是意志力的問題,你只是不知道該如何持續下去而已。同樣的,這種現象也會出現在部下的工作中。
我再強調一次,你的部下之所以做不出成果,不是他本人的能力問題,也不是因為他缺乏幹勁。原因不外乎以下二點:
1.不懂工作方法
2.懂得方法,但不知道怎麼持續
要想培育部下,就必須解決這樣的問題。
摘自《不用翻白眼,也能搞定職場天兵》
Photo:Office Now,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