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斥責是為了要導正部下的錯誤行為,生氣則不過是仗著自己的地位,讓情緒爆發出來而已。
帶領部下的主管,必須留意「斥責」與「生氣」有很大的不同。斥責是為了要導正部下的錯誤行為,生氣則不過是仗著自己的地位,讓情緒爆發出來而已。
對部下大發雷霆,只證明了自己情緒控管的能力很差。這種主管,不光是部下,任何人都會給予負面評價。
再者,經常生氣的人,往往也容易滿不在乎講出否定別人人格的話。
在「權勢騷擾」(注: Power Harassment,日製英語,意指職場居上位者如上司、主管等,對權力較自己低的部屬,進行言語或身體上的暴力、精神虐待等霸凌行為。)一詞出現前,日本企業有許多主管,都會把「笨蛋」、「人渣」、「滾蛋吧你」之類的話掛在嘴上。有些用詞或許沒有這麼激烈,但看在部下眼裡,這樣的措辭同樣是在攻擊當事人。
「講這麼多次怎麼都不懂?」
「怎麼連這點事你都不會?」
不知不覺就會從嘴裡吐出這種話。但說這些話的時候,往往是在批判犯錯的人,而沒有針對哪裡不懂、為什麼不會的事實。
主管都很忙,但是請注意不要因為感到焦躁,而脫口說出攻擊人的話。假如自己對自己的情緒火上加油,就有愈燒愈旺的危險。
此外,提醒部下「儀容」的時候,也要格外小心。給部下一些身為社會人應有的禮儀建議固然重要,但也要慎選說法,才不會傷害了部下。
「你的表情太陰暗了,再多微笑一點啊。」
「我不是叫你設法穿得體面一點了嗎?」
雖然主管自以為是帶點玩笑口氣在說的,但因為指責得太抽象,部下會覺得自己整個人遭到了否定。
和前面提到的一樣,不要攻擊部下本人,要針對具體的行為教導部下。
「只有三十秒也沒關係,每天早上要在鏡子前練習微笑。」
「自己很難察覺到襯衫袖口的汙漬,因此要養成外出前翻面檢查一下的習慣。」
提出建議時,要採取部下聽了就能直接照做的方式。
這時,如果能再補上一句「我以前也做過這種事」、「以前我主管也這樣唸過我」之類的話,就更好了。
「我也是擺不出笑容來,但主管給我建議後,我一練習就學會了。」「以前我曾在公司重要的客戶面前,發覺到自己袖口好髒,那時真糗啊。」
就算是編造的也沒關係,只要讓部下知道「我也犯過相同的錯,但是同樣改正過來了」,部下會更聽得進去。
你斥責部下的目的,是要讓他們做出正確的行為,就是如此而已。只要聚焦在這件事上,應該可以想到更有彈性的斥責方式。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Lachlan Hardy,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