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上司與部屬明明都很忙,還是得停下手邊的工作,全部到會議室集合。你是不是也每次開會就感到焦躁煩悶呢?
圖片來源:pexels
上司與部屬明明都很忙,還是得停下手邊的工作,全部到會議室集合。你是不是也每次開會就感到焦躁煩悶呢?
「討論一直在繞圈子,到最後都沒有結論。」
「叫年輕同事發表意見,總得不到有用的回答。」
「話題一直偏離主題,會議結束也沒有任何收穫。」
「評論部屬報告時的語氣稍微重了一點,氣氛就凝重得像守靈一樣。」
想要減少會議上的焦躁情形,請先嘗試以下三件事:
①把當天會議的主題與目標寫出來
為了避免耗費時間也得不出結論,或話題東拉西扯,最重要的是讓所有參加者具體了解「會議的主題」與「當天會議的達成目標」。
.會議主題
例:籌備新產品發表會
.本日目標
例:決定當天的節目/決定邀請名單與邀請函文案/確認租借的器材/開場影片二選一
.如果是長期企畫的中間階段,就要設定最終期限
例:發表會舉辦日=11月15日
建議各位如以上所示,先以具體的表達方式寫在白板上,讓所有參加者開會時,視線隨時都能看到這些文字。
②決定時間分配
迎新儀式或誓師大會等公司的活動、研修會或研究發表會、為顧客舉辦的聚會等,有人潮聚集的活動,一定會做好時間分配。因為時間有限,在這段時間內想要執行幾項內容,當然要針對各項內容分配時間,例如「這一項十分鐘」、「這裡二十分鐘」。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公司平時開會時,卻不會分配時間? 導致以下情況不時上演:「今天的會議希望能做出四項決定,到最後卻一個也沒決定。」
.課長布達:三分鐘
.業務部報告:二十分鐘(四分鐘×五人)
.Q&A:十分鐘
.討論新產品名稱:二十五分鐘
.總務布達:兩分鐘
例如時間分配如上,像①的會議主題和目標一樣,清楚寫在白板上,提醒所有成員在規定時間內討論,會議就能順利進行。
分配時間時,如果無法在規定時間內討論完所有事項,表示會議時間對於議事內容而言並不足夠,可以考慮採用具體的解決方案,例如「部分內容留到下次開會再討論」、「延長會議時間」等等。
③不開不必要的會議。
想要與所有成員共享資訊及交換意見,唯一的方法就是決定好時間與地點,將所有人聚集在一起。
過去的時代確實如此,不過,現在已不同以往。只要使用企業內部網路或「商務聊天」(Business Chat)等工具,就能達到以下目的:
.上司一次對所有成員下達指令。
.所有人可以讀取成員的意見。
.針對各項課題建立群組,分組討論意見。
.可以共享Word、Excel、圖片與PDF等各種資料與檔案。
這類工具除了電腦以外,也能在平版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上使用。因此,沒必要僅僅為了「每星期三召開例行會議」等理由,讓所有人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集合。
當然也有「必須面對面直接溝通的會議」,在這種場合裡,請採用前面提到的①和②,與成員密切討論。
如果例行會議的內容可以在網路上進行,就應該考慮取消這場會議。如此一來,即可確實減少造成焦躁的因素。
【書籍資訊】
《頂尖人士這樣面對壓力:活用行為科學消除工作與人際難題》
出版日期: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