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貝佐斯要的不是正確答案,而是應徵者如何從解決問題的過程展現創意。
圖片來源:Pixabay
貝佐斯認為人才就是公司成功的關鍵,因此希望僱用最優秀、最聰明的人。每年,他都會親自面試,問應徵者他們的SAT分數。貝佐斯常說:「每批僱用的人應該比前一次好,這樣才能不斷提升下一批的水準,公司的人才庫才會愈來愈好。」這種做法造成了不少衝突。
貝佐斯會親自參與面試,也像DESCO的面試官,問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例如美國有多少個加油站等,這種問題主要是想評量應徵者的思考能力。貝佐斯要的不是正確答案,而是應徵者如何從解決問題的過程展現創意。要是有人在面試時提到,希望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就會慘遭淘汰。
為了加強他們招募人才的高標準,他向微軟取經。在召募人員的過程中,微軟會指派一位資深面試官主掌生殺大權。此人會在最後與面試者談,決定是否錄用。這位面試官主要任務是確保一定的聘用標準,招募到最優秀的人才。貝佐斯從史匹格和里舍那裡聽聞這種做法,於是設法學習,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方法,進
而成立所謂的「抬桿者」(bar raiser,原指跳高比賽中,一次次將桿調高的人)團隊。
這種做法行之有年,直到今天,面試者仍需通過抬桿者那一關。要勝任抬桿者,必須證明自己有慧眼識英雄的直覺。達澤爾和貝佐斯親自挑選能擔任抬桿者的主管,其中之一就是從DESCO來的霍登。
在每次面試人員的過程中,至少要有一位貝佐斯認可的抬桿者參與。為了不斷提高公司用人標準,抬桿者有權刷掉任何一個面試者,即使是招募經理也不能推翻抬桿者的決定。達澤爾說:「很多公司為了因應成長與人力需求,不得不妥協,降低僱用標準。但是在亞馬遜,我們絕不會這麼做。」
【書籍資訊】
《貝佐斯傳(暢銷改版)》
出版日期: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