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失敗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失敗本身,而是我們常常以慢動作體驗失敗......
展望嶄新未來,生活想要事事如意,就要懂得擁抱失敗。失敗是人生最常被忽略的寶貴經驗之一。
小時候,我暑假常常從威斯康辛州搭火車到德州的電話鎮,幫爺爺種田。我在那段時間學到很多,尤其學到了改變與失敗的重要。
電話鎮長年改變不大。我拜訪爺爺之後幾年,他以將近百歲高齡過世。他在美國內戰時期當過軍隊鼓手。1890年,鎮上大約只有30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增加到100人左右。我去找爺爺的那段期間,人口成長到280人,1990年之前又萎縮到210人左右,持續至今。
這樣的環境一有變動,大家都會注意到。
有天,爺爺教我騎馬。馬跑得很快,我差點連坐都坐不穩,突然間牠一轉向,把我甩了出去。我爬起來,把土拍掉,掉頭走回去找爺爺。爺爺坐著,看了看我,說:「乖孫啊,你要順著馬跑的方向騎,這樣簡單多了。」
幾週後的一天,酷熱難耐,我們祖孫倆坐在一起,看著眼前動也不動的景色。爺爺知道我當時課業上的專案計畫,一直做不成功,於是又說了一句充滿智慧的話,似乎把幾週前那句話重新思考過。
「乖孫啊,」他拉長語調:「如果馬已經死了,就要趕快下馬。」
現在的科技變遷讓人看了眼花撩亂,爺爺的忠言再中肯不過。科技的快馬奔馳衝刺,錯過馬兒轉向的那一刻,最後會摔倒在地。在此同時,眼前有愈來愈多馬兒陣亡,知道何時下馬在現在更是重要。
失敗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失敗本身,而是我們常常以慢動作體驗失敗,經年累月,甚至拖了幾十年,導致我們故步自封,裹足不前。
拍立得知道數位化是未來趨勢,但仍在類比相機市場做困獸之鬥,結果在市場長年一敗塗地,最後倒閉收場;柯達苟延殘喘將近10年;摩托羅拉在類比手機市場也是同樣的命運,最後失去霸主地位;美國領導車廠的失敗過程長達好幾年。
一旦學會加快失敗的速度,迅速承認失敗,立刻改正,就能把失敗本身從負面轉為正面,而且成為直覺前瞻力另一個心法。
戴爾電腦是絕佳例證。八○年代末,戴爾電腦營運快速成長,積極採購零件。1989年,電腦科技突然出現重大突破,戴爾先前採購的記憶體晶片無用武之地,徒留大量庫存。公司必須藉由產品漲價來填補虧損,進而衝擊營運成長力道。換句話說,科技快馬突然轉向,戴爾卻沒跟上。
但戴爾學得很快,後來採用創新手法,與供應商攜手管理供應物流。九○年代末,戴爾供應鏈的前置期已縮短到8天以內,反觀競爭對手的規格機庫存天數仍超過兩個月。
戴爾創業初期,便研發出一系列走在科技尖端的電腦,螢幕最大、晶片處理速度最快、顏色最豐富,樣樣都是最頂尖,自認能在市場有重大突破。這款稱為「奧林匹克機」(Olympic),1989年在Comdex電腦展推出後,市場接受度奇差,虧損約1.7 億美元。
戴爾發現奧林匹克機不受消費者青睞,立刻放棄零售策略,重新把重心放在客製化機種,才有後來著名的直銷模式。公司1995年開始提供網路報價,1996年推出網購服務,領先同業。不久,戴爾顛覆當時對網購的概念,網路銷售量單日達100萬美元,到了2000年更成長至5千萬美元。
當今環境瞬息萬變,我們必須徹底將失敗的本質再創造,不要避之唯恐不及,而應該正面看待,一有失敗,愈快承認愈好。
會不會失敗,已非問題所在,因為變動速度如此之快,失敗難以避免。真正的問題是,失敗的過程有多快?承認失敗、重整旗鼓的速度有多快?錯誤愈大,學到的教訓愈珍貴。今日表現優異的企業機構,都懂得如何加速失敗,而且不斷從失敗中學習。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