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找出硬趨勢,就能看到未來;找到軟趨勢,就能打造未來。

先掌握已知數
雖然眾人皆知,卻偏偏沒人注意。
找出硬趨勢,就能看到未來;找到軟趨勢,就能打造未來。
1986年3月10日,我應邀造訪一家位於堪薩斯市郊的工廠,廠房又大又寬敞。我走進展示廳,站在麥克風前面,清清喉嚨。放眼望去有幾千名員工安靜坐定,等我這個外來講師開口說話。說他們不高興還不足以形容,他們是很生氣。
佛吉斯咖啡公司(Folgers Coffee Company)發生勞資糾紛,談判陷入僵局。工廠經營75年,這是第一次關廠舉行全公司會議。我正處於風暴核心。
幾週前,這家公司有位主管聽到我的演講,事後請我來和他們的員工講講話,因為他們和員工在合約上意見相左。我向他表示,我的專長是預測未來,但我並非談判高手,處理勞資糾紛不是我的領域。他說他了解,但他聽我說過「先掌握已知數」的心法,他覺得可能有助於破解僵局。不管如何請我務必試試。
於是來到這個重要時刻。我舔了一下嘴唇,麥克風啪嗒作響。
「我叫丹尼爾.布魯斯。」我開口說:「各位的長官請我和大家講講話。但我要先跟大家說,他們已經付過錢了,所以既然人都來了,我要說什麼都可以。」
群眾中傳來緊張的笑聲。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達成幾個共識。首先,大家都想要保住飯碗對不對?」
現場有幾十個人嚴肅地點點頭,我在第一條事項「保住工作」旁邊打勾。我早上製作了一張清單,列出許多雙方可以達成的共識。
「大家都不想舉家遷到其他城市,對不對?」
這次有幾百個人點頭,一些人還邊喊「那當然!」「不然咧!」。我又打了一個勾:留在堪薩斯。
「我看看還有什麼……大家都不想看到公司倒閉,對不對?」
這樣問了一陣子,最後共達成40項共識。我大聲逐一唸出,抬頭看了看聚集在眼前的員工,再看了看坐在一旁的管理階層,說道:「你們已有40項共識,在我看來,只要專心實踐這些共識,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神奇的是,他們真的做到了。沒多久,勞資雙方化解分歧,工廠復工。
這過程發生了什麼?我的話並無新觀念。我只是提問,讓大家看到自己原本就知道的事。但這樣就足以讓雙方打破僵局,重訂合約,讓生產線再動起來。這些員工對如何解決糾紛,並非沒有概念,只不過問題在於,他們把心思放在歧見上,把共識放一邊。
這樣的毛病人人都會犯,國家亦然,婚姻亦然。我們很容易專注在負面:解決不了的問題、無法取得共識的爭議點、不確定的事物,但如此一來,要達成一致的認知幾乎不可能。
同樣道理也能放諸未來。各位是不是覺得,人生在世,充滿了不確定?甚至現在比以前更加渾沌不明?世界的轉變激烈快速,無從得知我們會面臨什麼?
其實不然。不管上述的感覺多麼強烈,現實並非如此。事實上,我們對未來的了解遠高出自己所想,只需知道往何處看。就如佛吉斯咖啡的抗議員工一樣,我們常以為事情難以預測,因而寸步難行。我們愈專注在不確定、不懂的事物,就更沒有辦法採取有效的行動。
數位編輯整理:張奕芬,邱千瑜
Photo:Tim Green,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