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留點空間給巧合與意料之外,靈光一現這不是僥倖,而是策略。

科普作家楊艾德(Ed Yong)以「游牧者」來形容艾登(Erez Lieberman Aiden)的工作方式。
艾登四處找尋能刺激他、讓他好奇的點子,進而擴展研究領域,希望能做個影響世界的人。艾登說:「我並非專攻某種技術或方法的人。我總是在找尋最有意思的問題來研究。我真的曾認真思考,我必須成為什麼樣的科學家,才能解決我感興趣的問題。」
艾登的知識游牧方式不只能滿足他那強烈的好奇心,更在他遭遇瓶頸時幫助他突破。
例如他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就嘗試為人類免疫系統基因定序。人類抗體是由不同基因組合而成,就像樂高積木可隨意變形,以因應病毒、細菌等外來物的侵略。艾登希望能為抗體中所有不同基因建立目錄。但奮戰了幾個月後,這個計畫卻失敗了。那時,基因定序技術還無法區分不同基因的微妙差異。
後來,艾登參加了一場免疫學研討會,在誤打誤撞之下,居然解開了這個史無前例的難題:為基因組建立3D模型。他和研究團隊利用輝達公司(NVIDIA)的GPU晶片繪製出細胞核內人類基因組折疊的情況。
由於艾登已從無數次失敗的經驗學到不少,加上從數學物理得到的點子,才得以揭開基因組的神祕面紗。
說來,這不是僥倖,而是策略。艾登從幾個最難的有趣問題下手,然後在其間游走。儘管他在一個領域失敗了,卻得以發現新洞見和新工具,日後運用在另一個領域上。
例如艾登曾為Google建立Ngram—這是以Google Books電子書資料庫(共有五百萬本書)為基礎的分析工具。只要你輸入關鍵字詞,就可透過這個分析工具顯示的趨勢曲線圖表,得知這些字詞在不同年代出現的頻率。現在,他正利用同樣的方法分析音樂。這是個高難度的挑戰,但他已突破了重要關卡。
【書籍資訊】
摘自《不整理的人生魔法》
數位編輯整理:廖珮汝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