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也許即興發揮最重要的一點是:願意冒險,放手一搏。如果你失敗了,也不會有什麼損失,那就容易得多。但要是賭注亂,但是更好很高呢?即興發揮或許還是最好的策略。
圖片來源:unsplash
有時,不即興發揮,事前做好萬全準備才是對的。如果你不曾在公共場合發言,卻要在婚禮致詞,最高原則當然就是別出糗,以免讓自己下不了台。經過風險評估,你可能決定還是好好擬稿。
但如果是非正式、互動式的交流,你把大綱列出來,照本宣科,看起來就是一副沒有自信的樣子;又如電話行銷中心的主管,堅持每一個人要依照公司擬好的說詞跟顧客解說,那就表示主管對基層人員的能力沒有信心。
究竟要怎樣做到精湛的即興發揮?
第一個要點聽起來有點矛盾,也就是必須苦練。
喜劇演員和音樂家都必須苦心孤詣的把技藝修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才能在台上不假思索的發揮出來。十九世紀維也納鋼琴學派的創始人、音樂教育家徹爾尼(Carl Czerny)曾言:「在上台演奏之時,反思和注意力幾乎派不上用場,我們得把一切交給手指和機運。」
其實,即興發揮最常見的形式,就是與人交談,我們一生都在做這樣的練習,只是不自知罷了。
第二個要素是願意面對混亂,並想辦法因應。
戴維斯在製作「泛泛藍調」的專輯時,鼓手是柯柏。柯柏是戴維斯在前一年,也就是1958年才找來的,以取代因吸毒問題突然退出的鼓手。柯柏回憶道:
我第一次接到戴維斯打來的電話,是在傍晚六點半左右。他說:「我們今晚要錄音。」我說:「好啊,在哪裡?」他說:「波士頓。」當時,我人在紐約,我說,我九點到。
柯柏於是帶著全套爵士鼓趕到波士頓。抵達時,發現即使沒有鼓,大家還是照樣排練。他在樂團後方,把爵士鼓架好,這時大家練到〈午夜時分〉一曲的間奏部分:
喇叭的旋律叭—叭—叭—叭—叭,我就開始敲。從這段輕輕敲打開始,我就跟上了。
如果你能應付這種混亂,那就沒有什麼不能應付的。習慣說「是」,先答應再說,真的有幫助。
第三個關鍵因素是能夠真正用心聆聽,無論你是爵士小號樂手、為公司發推特的人、跟人約會,或是在薩波斯擔任客服,都必須這麼做。也許即興發揮最重要的一點是:願意冒險,放手一搏。
如果你失敗了,也不會有什麼損失,那就容易得多。但要是賭注亂,但是更好很高呢?即興發揮或許還是最好的策略。
以意圖角逐總統大位的佛州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為例。2016年2月,在新罕布夏共和黨初選前的最後一次辯論,只要他不犯錯,照著精心擬好的稿子背,就十拿九穩。結果,盧比奧遭到對手嘲諷,讓他不知所措。
他先是緊張的眨眼,接著額頭冒出豆大的汗珠,但還是照原來的稿子唸,接連重複了四遍「歐巴馬知道他在做什麼」,就像唱片跳針。這下子好了,這位「跳針先生」因而爆紅。盧比奧不久就沒戲唱了,黯然退選。
如果有講稿,就像多了張安全防護網、穿上防彈背心,但有時這背心也會像束縛瘋子或犯人的拘束衣。將創意即興發揮出來,不但令人感覺新鮮、誠懇,而且能表現個人特點,特別是可把單向的獨白變成雙向對話。
出版日期:201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