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想要進步是人性,這意謂我們與生俱來就想自我提升,不管是培養嗜好、學習語言、寫作或是創業,我們自然希望能夠愈來愈好。然而,就像解決問題的演算法,如果我們堅持往上爬,不願往下走,就很容易碰到瓶頸。

圖片來源:pixabay
想要進步是人性,這意謂我們與生俱來就想自我提升,不管是培養嗜好、學習語言、寫作或是創業,我們自然希望能夠愈來愈好。
然而,就像解決問題的演算法,如果我們堅持往上爬,不願往下走,就很容易碰到瓶頸。當然,有時只是追求逐步改善,似乎也會有不錯的結果。
英國自行車選手就採用創造邊際效益的哲學,從日常訓練、飲食和練習下手,每天有一點小進步,日積月累下來,也可以有出色的表現。然而,儘管自行車聯盟偏好選手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精益求精,還是有人喜歡打破成規。
九○年代,英國就有一位特立獨行的自行車手利用隨機跳躍的方式打破前人的紀錄,不斷締造佳績。他就是歐伯利(Graeme Obree),人稱「飛行的蘇格蘭人」。
歐伯利運用科學原理打造出與眾不同的自行車,儘管外觀看來像是破銅爛鐵(包括支解家中的洗衣機,拿機器裡的軸承來用),車子效能卻大為提升。
還有他的騎乘姿勢也很奇特,如蜷曲般上身前傾、雙手緊貼胸口,把手只是一小根橫桿。他後來更發明超人般的騎姿,也就是雙手直直伸向前方。
歐伯利的實驗讓他兩度打破個人計時賽(一小時)的世界紀錄。在他以蜷曲騎姿奪冠後,國際自行車聯盟即禁止這種騎姿,但他再出奇招,改採超人騎姿,再度拿下世界冠軍。只是隨後,國際自行車聯盟又禁止了這種騎姿。
還好,人生無限寬廣,不像自行車賽事有那麼多限制,在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可以盡情發揮各種瘋狂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