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想要進步是人性,這意謂我們與生俱來就想自我提升,不管是培養嗜好、學習語言、寫作或是創業,我們自然希望能夠愈來愈好。然而,就像解決問題的演算法,如果我們堅持往上爬,不願往下走,就很容易碰到瓶頸。
圖片來源:pixabay
想要進步是人性,這意謂我們與生俱來就想自我提升,不管是培養嗜好、學習語言、寫作或是創業,我們自然希望能夠愈來愈好。
然而,就像解決問題的演算法,如果我們堅持往上爬,不願往下走,就很容易碰到瓶頸。當然,有時只是追求逐步改善,似乎也會有不錯的結果。
英國自行車選手就採用創造邊際效益的哲學,從日常訓練、飲食和練習下手,每天有一點小進步,日積月累下來,也可以有出色的表現。然而,儘管自行車聯盟偏好選手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精益求精,還是有人喜歡打破成規。
九○年代,英國就有一位特立獨行的自行車手利用隨機跳躍的方式打破前人的紀錄,不斷締造佳績。他就是歐伯利(Graeme Obree),人稱「飛行的蘇格蘭人」。
歐伯利運用科學原理打造出與眾不同的自行車,儘管外觀看來像是破銅爛鐵(包括支解家中的洗衣機,拿機器裡的軸承來用),車子效能卻大為提升。
還有他的騎乘姿勢也很奇特,如蜷曲般上身前傾、雙手緊貼胸口,把手只是一小根橫桿。他後來更發明超人般的騎姿,也就是雙手直直伸向前方。
歐伯利的實驗讓他兩度打破個人計時賽(一小時)的世界紀錄。在他以蜷曲騎姿奪冠後,國際自行車聯盟即禁止這種騎姿,但他再出奇招,改採超人騎姿,再度拿下世界冠軍。只是隨後,國際自行車聯盟又禁止了這種騎姿。
還好,人生無限寬廣,不像自行車賽事有那麼多限制,在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可以盡情發揮各種瘋狂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