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以人類的時間尺度來說,它或許還能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像這樣一座令人印象深刻、嘆為觀止的冰山,卻只不過是前方更龐大的某樣活物的殘餘零頭,是它微不足道的塵土。
彷彿企鵝引起的興奮尖叫還不夠,大約在中午,當幾乎所有考察隊員都出來待在船頭時,我們發現一座冰山在遠處若隱若現。我的心跳都快停了。
你在書上、電視上、海報上看過冰山。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它們有多大,也知道你看到的只是其質量的一小部分—水底下那物體的規模,任誰也想像不出來。這一切你都知道。然而,當我第一次親眼看到冰山,卻一時無法理解我所看到的景象。
對外行人來說,一開始,我們並不清楚自己在看什麼。霧濛濛的,難以看出遠處這一大團白色的邊緣,也感覺不出它的規模有多大。船長把船朝著冰山開過去,彷彿沖洗中的照片一樣,當我們緩緩航行到它的身旁,它才解析成清晰的聚焦。
至少50公尺高,幾百公尺長,純白色。純粹、壯觀的白色。當我們更靠近時,我看到峭壁面上的層次,看得到的冰面上,到處都是坑坑洞洞。幾道深深的裂痕劃越整座冰山。白冰裡的每道缺口和縫隙都射出電藍色的光,使周圍的霧氣發亮。冰山看起來堅硬、永恆不變,像是一座冰的堡壘。但是光穿透了它(有點黯淡,在這大霧天的),從這座龐然巨物中反射映照出來,平添幾許空靈。
船與冰山擦肩而過,耗用了最美好的十分鐘,之後它便消失於船尾,隱沒在霧裡。以這龐然大物而言,實在是快得離譜。
即使這冰山規模巨大、堅硬無比,但它顯然正被自己漂浮於上的海水慢慢蠶食。無疑這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海面下的幾百公尺,我們誰也看不出來。以人類的時間尺度來說,它或許還能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像這樣一座令人印象深刻、嘆為觀止的冰山,卻只不過是前方更龐大的某樣活物的殘餘零頭,是它微不足道的塵土。
這塊巨冰,是從冰川折斷開來的,而冰川則是幾千年來,落在冰封大陸上的雪形成的。在幾千年的過程中,冰川已流到南極陸塊的邊緣而入海。剛剛那座冰山,那難以想像的龐大冰川的一小塊,崩裂落入水中,漂到南冰洋。當我們遇見它時,這塊冰已比人類文明更古老,而且在它的餘年,可能還會遇到更多的船。距離南極大
陸陸塊幾十公里,這是我們初次見到南極洲本尊的一小角。
【書籍資訊】
摘自《水之書》
數位編輯整理:朱玉瑩
Photo:Visual Hunt,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