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狂飆的九○年代令人餘悸猶存:新經濟轉眼化成一堆華麗的泡沫;全球化引發一陣陣的反動怒吼。從樓起到樓塌,展望前路,下一個經濟盛世來臨之前,九○年代給世界各國的政策啟示是什麼? 繼《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之後,諾貝爾獎經濟學家史迪格里茲這次要追本溯源,探討美國九○年代的財經政策錯誤如何導致新經濟、全球化、自由化的挫敗。而貫穿這些議題的主軸,正是政府(管制)與市場(放任)之爭。史迪格里茲認為,經濟事務不能完全任由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處理;政府在促進經濟成長方面,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在各方得失間折衝樽俎。 從安隆案、加州電力問題、全球一連串的金融危機,書中詳述了這些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從聯準會、財政部到國際貨幣基金會,作者為我們剖析各項政策利弊,評論箇中功過。史迪格里茲也嚴辭批判美國在處理國內事務以及與它國交涉的雙重標準。他指出,這些荒腔走板的失序現象,關鍵便在於政府沒有扮演好應有的把關角色,結果讓市場及政策淪為企業貪婪掠奪的俎上肉。 史迪格里茲身為柯林頓主政期間重要的財經幕僚,親身參與了美國九○年代的政策塑造歷程。因此,閱讀本書猶如親臨歷史第一現場,與作者一起重新解讀這個人類經濟史上最燦爛、也最黑暗的時代。
導讀 「選擇」決定成敗:讀《狂飆的十年》 高希均 自序 謝辭 第一章 景氣的榮枯興衰:毀滅的禍種 第二章 削減預算赤字:奇蹟工匠,還是幸運的錯誤? 第三章 萬能聯準會 第四章 自由化脫序 第五章 創意會計 第六章 銀行與泡沫 第七章 減稅:火上加油 第八章 冒險過日子 第九章 全球化 第十章 細說安隆 第十一章 破除迷思 第十二章 邁向新民主理想主義 跋 深入經濟管理失當的課題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曾是柯林頓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並被《時代雜誌》提名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目前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以及智庫羅斯福研究所(Roosevelt Institute)首席經濟學家。他同時也是《紐約時報》和Project Syndicate等媒體的專欄作家。
已出版著作包括:《不公平的代價》(The Price of Inequality)、《失控的未來》(Freefall)、《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大鴻溝》(The Great Devide)等暢銷著作。
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擔任國內主要財經媒體資深編譯十三年,負責國際金融新聞。最近譯作包括《應變》、《杜拉克思想精粹》、《知識經濟時代》、《引爆趨勢》、《葛林史班傳》、《細菌戰》、《改變世界的17分鐘》等書,並編譯審核多本金融專書。
資深譯者。譯作曾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金書獎
2005/12/13
BCB322
天下文化
平裝
25軟皮精裝書衣
黑白
986-417-605-6
370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