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人文

競合力點亮醫療
優惠價
85
$425
優惠價
75
$375

競合力點亮醫療

北醫醫療體系的變革之路

書籍介紹

競合力,是北醫醫療體系變革成功的關鍵成功要素。

北醫醫療體系囊括多種營運模式,從大學附設醫院到OT、BOT、院中院、改造託管……,如何競爭?如何合作?

北醫成長在沒有公部門資源、財團資金挹注的環境,早年因地理環境等因素,第一家附屬醫院的營運成績不如預期,卻能在這樣的劣勢中逐漸成長,變成如今一校六院的醫療體系。

組織在制定策略時,需要從競爭者與互補者的角度思考,強強可以對決,但有時彼此合作反倒是更好的營運模式。北醫醫療體系以單一體系集多種醫院經營模式之大成,六家附屬醫院存在某種競爭關係,身為領導者必須思考如何制勝而出,但又必須考量彼此合作的機會與模式,在全台醫療體系中共同將市場做大,替自己製造機會、掌握機會。

本書講述北醫如何善用競合力成就自身的轉型變革之路,對單一醫療院所來說,北醫如何能夠做到的方法值得借鏡;置身醫療生態系當中,如何避免陷入刀光劍影、傷筋動骨的惡性競爭,進而在良性競爭下共同成長,更是值得產業界參考效法。


共創精進卓越
陳時中
腳踏實地,走出自己的路
張文昌
開創醫療大未來
李祖德
創新翻轉,北醫醫療版圖新紀元
林建煌


​楔子
航向無可限量的未來

Part 1 創新多元的營運模式
1. 自營北醫附醫 台北東區醫療旗艦
2. 公辦民營萬芳醫院 締造多項台灣第一
3. BOT打造雙和醫院 新北市量體最大的醫院
4. 成立臺北癌症中心 為癌症專科醫療找到最佳平台
5. 創設臺北神經醫學中心 專科醫療再上層樓
6. 經營李惠利東部醫院 兩岸合作辦醫新模式
7. 改造託管新國民醫院 提升地區醫療照護水準

Part 2 設立管發中心運籌帷幄
1. 從重管理到重發展
2. 以有限資源達到最大效益
3. 打造競合創新模式

Part 3 建立重視品質的文化
1. 邁向品質促進之路
2. 優化管理品質

Part 4 精進醫療服務
1. 發展具特色的醫療
2. 提供先進的創新醫療服務

Part 5 研究開發以臨床為本
1. 提升研究能量
2. 加速發展臨床試驗
3. 擴大生技事業版圖
4. 打造台灣生醫矽谷

Part 6 獨步全國的前瞻教學
1. 培育跨領域人才
2. 創新科技教學
3. 打造頂尖模擬場域
4. 深化臨床教育

Part 7 培育優秀人才
1. 內外並進,建立豐沛人才庫
2. 獎勵進修,提升競爭能量
3. 引領變革,成立卓越領導學院

Part 8 全方位醫療資訊服務
1. 為患者做好就醫準備
2. 智慧醫院保障病人安全
3. 醫院圍牆外的醫療照護

Part 9 展現人文關懷之心
1. 與社區共好的醫療服務
2. 不停歇的海外醫療援助

結語
朝向世界級醫療體系邁進

創新翻轉,北醫醫療版圖新紀元

──林建煌,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一九七六年八月臺北醫學大學第一家附屬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開幕,當時僅有一百七十六床,員工不到百人,經過四十多年努力,二O二O年的今天,北醫擴展為六家附屬醫院,擁有病床逾三千床,員工達八千六百人,每年營運規模超過兩百億元,足以見證北醫醫療體系翻轉的奇蹟。

臺北醫學大學(簡稱北醫大)醫療體系為何能快速擴張,頭角崢嶸,在這本與天下文化共同出版的《競合力點亮醫療:北醫醫療體系的變革之路》中可以找到答案。

為完善醫療服務盡心

北醫醫療體系目前擁有六家附屬醫院,提供具有特色、完整的醫療服務,建構完善的教學研究資源環境,運用AI人工智慧打造最新的科技化醫院,創新營運模式,引領醫療體系發展,創造利潤,回饋北醫教學研究發展,良性循環,共創雙贏,已成為全台大學永續經營的最佳典範。

一九九七年,北醫受台北市政府委託接手第一家公辦民營(OT)的市立醫院──萬芳醫院,當初在各界都不看好的氛圍下,北醫董事會及全體師生、校友,獨具慧眼,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發揮團隊合作,兩年多就財務收支平衡、創造盈餘,七年就躋身醫學中心之林。

萬芳醫院的成功典範,帶動北醫醫療體系蛻變,隨後於二OO八年順利取得雙和醫院BOT案,激勵北醫附醫革新求變、勵精圖治,逐漸奠定今日北醫一校六院的龐大醫療體系,成為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醫學重鎮。信手拈來,經營萬芳醫院的心路歷程,只是北醫醫療體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虧到盈,發展出如今多元經營策略的精采故事之一。

二O一九年十月,教育部通過共同經營新國民醫院,新國民醫院的加入,讓北醫醫療體從醫學中心、準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一應俱全,也讓北醫的醫療版圖繼續往外拓展。

開創市場新藍海

北醫醫療體系的突破、成長、卓壯,這四十多年來的發展,可以見證,唯有把握最佳時機、眼光精準、打破框架和範疇、擘劃創新,才能開創醫療市場的一片藍海。

整體而言,《競合力點亮醫療:北醫醫療體系的變革之路》這本書包羅萬象,主軸是記錄開創嶄新多元經營模式,例如,對於營運管理、醫療品質、組織文化、精進醫療、研究、教學、人才培育、智慧醫療、社會責任,都有詳細著墨。

在北醫大創校六十年之際,未來北醫大暨醫療體系將繼續接受挑戰、勇於冒險,不僅轉型為創新型大學,擁有更強的科研實力,能快速應對外界的環境變化,更期勉北醫同仁繼續打拚,在一校六院的穩健基礎上,擘劃宏觀開闊的藍圖,奮力向前,航向無可限量的美好未來。

黃筱珮 作者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資深文字工作者,曾任《台灣日報》、《中國時報》記者,合著有《樸實的精采》、《全齡顧齒攻略》、《訂製你的無病生活》等書。


劉惠敏 作者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所碩士,曾任非政府組織(NGO)工作者、《聯合報》醫藥記者,現為自由撰稿、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著有《營養聖戰40年》。好奇型,過敏座,小小腦袋趕不上好奇心,人生不甘於一種選擇,採訪書寫是社會參與之其一。


陳麗婷 作者

曾任醫藥記者,長年耕耘衛福部、食藥署、醫院等新聞採訪,曾獲第18屆卓越新聞獎深度報導獎:報導者「病床邊的照護危機:一年660億元住院看護需求,誰來把關?」系列報導;「食安闢謠追追追」與「終結植牙亂象」、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等肯定,合著有《全方位診療室:阮綜合醫院傳承70年的健康智慧》(天下文化)。現為自由撰稿人。


陳培思 作者

台大新聞研究所碩士,曾擔任《聯合報》、《Career》雜誌記者,著有《林書豪的故事》(商周出版社),合著《全齡顧齒攻略》、《競合力點亮醫療》、《迎向零醫院》、《勇敢不放手》(天下文化出版)。


2020/09/30

BMP018

天下文化

平裝

17×23cm

彩色

9789865535766

280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