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設計給銀髮族的產品,通常反映出大眾認為「老了就該如何」的看法,然而那些看法既過時,又沒什麼道理。

圖片來源:pixabay
設計給銀髮族的產品,通常反映出大眾認為「老了就該如何」的看法,然而那些看法既過時,又沒什麼道理。
今日人生下半場的體驗正在改變,一批新熟齡族發現,上一個世紀對於年過五十或六十歲後該怎麼過的說法,不見得帶來令人滿意的銀髮生活,因此主動出擊,找出新的生活方式,走出不一樣的路――他們有時得靠走在時代尖端的新產品輔助,有時甚至尖端還不夠尖,便乾脆親自動手打造新東西。
這群拓荒精神十足的消費者具備幾項主要特質:擁有財富,而且對科技很有辦法。此外,由於成員主要是嬰兒潮世代,他們早已習慣動手打造身邊的經濟與實體世界。
這群人不是男性。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熟齡生活」的看法,往往遠離目前的論述,也因此傳統上瞄準銀髮族的產品,在女性消費者眼中尤其不合格。此外,對於提供相關產品的廠商來講,雪上加霜的是,女性掌握著高齡市場絕大多數的購買決定權。
全球各年齡層的女性影響著六十四%的消費者購買金額,而且很多時候,女性在特定項目有著超乎想像的影響力,不只是家庭用品而已,就連車子、房子等高單價物品也一樣。光在美國一地,女性每年操控著五兆至十五兆美元流向何方。
女性消費者在熟齡族群中的影響力更大。我們該問的或許不是熟齡女性做哪些購物決定,而是她們的丈夫還剩下哪些決定能做——甚至是男士們是否還活著。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是當你年紀愈大,身邊同齡人是男性的機率就愈小。女性除了人數眾多,又通常掌控著家中開支,出於一個不公平的簡單事實,她們在銀髮消費者市場的影響力等比放大:老人家大都是女人在照顧。
以各種形式得到照顧的年長者,大都得倚靠親友。多數女性在年近五十歲時都會扛起某種形式的照顧工作。在異性戀婚姻中,配偶彼此照顧時,通常是女性照顧男性。成年子女照顧父母時,往往是女兒照顧長輩。成年女兒通常上有老,下有小,不僅要服侍年長的父母公婆,還得養大自己的孩子。
在老年這塊領域,許多美國趨勢在全球其他地方通常會放大,例如日本的非正式照顧工作幾乎完全由女性一肩扛下。在快速老化的西歐,女性提供三分之二的非正式照顧。全球的照顧趨勢嚴重影響了女性的謀生能力,女性無力建立具有競爭力的事業,無法負擔自己的退休生活,接著又在不斷循環的相同迴圈之中,無力關注自己的健康。
照護者通常扮演著一個不被提及的重要角色:他們是家中兩代、三代、甚至四代成員的「消費長」,再加上年長女性人數大幅多過男性,所有年齡的女性又通常掌控著消費者支出,我們可以知道,為什麼許多產品的出發點應該瞄準女性。
出版日期: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