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每個人的人生必然都會走到一個關鍵時刻,成敗在此一舉,那就是必須開始接受自己是誰。再也不是你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物,而是真正的那個你,之後永遠都會是如此的那個你,到底是誰。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個人的人生必然都會走到一個關鍵時刻,成敗在此一舉,那就是必須開始接受自己是誰。再也不是你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物,而是真正的那個你,之後永遠都會是如此的那個你,到底是誰。——英國小說家符傲思(John Fowles)
小學畢業四十年,大學畢業三十年......就在最近幾年,這類的同學會忽然多了起來。
照理說,這兩年都在留職停薪處於停頓狀態的我,應該對於這樣的聚會難免感到有些遲疑。即使還在忙著教書寫論文的時候,我就已意識到,對於多數從事其他行業的同學來說,我的世界提供不了任何職場上彼此可互通有無的人脈資訊。同學會彷彿是被逼著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跟外面更大的世界比一比的勇氣大考驗。
但是我幾乎是載欣載奔,每一場這樣的聚會都沒有錯過。因為如今的我常想到,自己從小並不是一個容易跟大家打成一片的孩子,很早就是「文藝氣息」罩頂又少年老成,要是被當成怪胎眼中釘,被同學們捉弄或霸凌也並非不可能。但是這樣的事一次都沒發生過。
我仍記得他們對小時候身體不好的我常有的關心表現,幫我送作業回家,體育課幫我作弊,這種種小事都讓我難忘。如果不是有他們陪我長大,換了一批人做同學,我的成長也許就完全不同。
並非每位出席的同學都有著飛黃騰達的人生,但仍願意放下虛榮與比較之心,熱情參與的這份自在,在我看來,才是人生成就見真章的時刻。都知道我在寫作,但真正讀過我的書的同學卻少之又少。某位稱得上是事業女強人的大學同學,問我都在忙什麼,我說我在寫書。
顯然對我作品一無所知的她,聳聳肩說了一句:「你知道嗎?我以前得過××寫作班小說組第一名呢!」我說是啊我知道。但說實在的,我不知道她這句話的意思究竟是什麼。
不重要了。我就是一個寫作的人,不需要別人來認可,也不需要有人來附和,沒有讀過我的書沒關係,只要是做自己的人,都是我的良師益友。
這樣的人,他們的人生才是我更想要閱讀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