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女兒從英國留學回來後,開始在英文報社工作,每天採訪寫作,但總覺得工作非興趣所在。吳清友在文化界影響力廣大,一直希望介紹他的朋友給她,她感到父親的影子無所不在,深感壓力。

女兒從英國留學回來後,開始在英文報社工作,每天採訪寫作,但總覺得工作非興趣所在。吳清友在文化界影響力廣大,一直希望介紹他的朋友給她,她感到父親的影子無所不在,深感壓力。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她很迷惘,於是又興起再度留學的念頭,她說:「也不是真心想念書,其實我根本不知道我自己真正想要做什麼,就是想盡一切努力要逃開他和他的影響力。」
申請了學校之後,吳旻潔跟吳清友約在敦南誠品咖啡館見面。一坐下來就巧遇建築師友人姚仁喜,他還說:「你們父女感情真好,還一起喝咖啡啊!」
殊不知,她正抱著跟老爸攤牌的決心哩。
吳清友當時正處在經營誠品的低潮,她感到這一天的老爸很安靜,籠罩在一種低抑的憂鬱中,她丟出已經申請到學校的震撼彈,準備好迎戰。吳清友聽後淡淡地說:「好。可是妳要答應我一個條件――」吳旻潔心想:「你們商人就是這樣,總是喜歡談條件。」她以為他即將質問「妳確定真的要出國?」或「再去讀冊敢好?」
但出乎意料的是,吳清友和緩地提出他的條件:「妳不必太用功念書,也不要擔心錢,就盡量去各地方旅行……」還特別強調:「人在三十歲之前,可以過些從容的生活,是很難得的。」
她本準備重拳反擊,卻打向軟綿綿的虛空。不知為何整個談話過程,吳清友一直滿淡然的,總是「是喔!」「好啊!」「可以呀!」「不錯啊!」甚至沒有問她要讀什麼。
原本做女兒的非常想逃離父母,逃離被安排、逃離所有熟悉的環境與人脈……。可是當她發現自己都安全了,得到的比預期的還要多,篤定卻感到心虛,「當妳要的東西全都得到時,妳可以全部都拿嗎?妳可以就這樣拿嗎?」她自問。
他們陷入一陣空洞的、無以為繼的沉默。她換回到女兒的角色,嘗試想轉換氣氛:「啊你嘞?公司最近怎麼樣?」
吳清友口氣索然,「啊,就一樣啊——」之後,她突然冒出一句連自己都沒有料到的話:「不然我去你公司試試看好了。」這完全不是她心中的劇本。更奇怪的是,吳清友也不驚訝,「可以啊!」劇情忽然來到一個很平靜的轉折,他也很平靜的接受。
第二天,吳清友發現女兒沒有改變主意,這件事才開始變成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