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女兒從英國留學回來後,開始在英文報社工作,每天採訪寫作,但總覺得工作非興趣所在。吳清友在文化界影響力廣大,一直希望介紹他的朋友給她,她感到父親的影子無所不在,深感壓力。
女兒從英國留學回來後,開始在英文報社工作,每天採訪寫作,但總覺得工作非興趣所在。吳清友在文化界影響力廣大,一直希望介紹他的朋友給她,她感到父親的影子無所不在,深感壓力。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她很迷惘,於是又興起再度留學的念頭,她說:「也不是真心想念書,其實我根本不知道我自己真正想要做什麼,就是想盡一切努力要逃開他和他的影響力。」
申請了學校之後,吳旻潔跟吳清友約在敦南誠品咖啡館見面。一坐下來就巧遇建築師友人姚仁喜,他還說:「你們父女感情真好,還一起喝咖啡啊!」
殊不知,她正抱著跟老爸攤牌的決心哩。
吳清友當時正處在經營誠品的低潮,她感到這一天的老爸很安靜,籠罩在一種低抑的憂鬱中,她丟出已經申請到學校的震撼彈,準備好迎戰。吳清友聽後淡淡地說:「好。可是妳要答應我一個條件――」吳旻潔心想:「你們商人就是這樣,總是喜歡談條件。」她以為他即將質問「妳確定真的要出國?」或「再去讀冊敢好?」
但出乎意料的是,吳清友和緩地提出他的條件:「妳不必太用功念書,也不要擔心錢,就盡量去各地方旅行……」還特別強調:「人在三十歲之前,可以過些從容的生活,是很難得的。」
她本準備重拳反擊,卻打向軟綿綿的虛空。不知為何整個談話過程,吳清友一直滿淡然的,總是「是喔!」「好啊!」「可以呀!」「不錯啊!」甚至沒有問她要讀什麼。
原本做女兒的非常想逃離父母,逃離被安排、逃離所有熟悉的環境與人脈……。可是當她發現自己都安全了,得到的比預期的還要多,篤定卻感到心虛,「當妳要的東西全都得到時,妳可以全部都拿嗎?妳可以就這樣拿嗎?」她自問。
他們陷入一陣空洞的、無以為繼的沉默。她換回到女兒的角色,嘗試想轉換氣氛:「啊你嘞?公司最近怎麼樣?」
吳清友口氣索然,「啊,就一樣啊——」之後,她突然冒出一句連自己都沒有料到的話:「不然我去你公司試試看好了。」這完全不是她心中的劇本。更奇怪的是,吳清友也不驚訝,「可以啊!」劇情忽然來到一個很平靜的轉折,他也很平靜的接受。
第二天,吳清友發現女兒沒有改變主意,這件事才開始變成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