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星雲大師生於苦難、長於憂患、喜悅一生,在面對榮華富貴前也不曾動心,反倒是心靈與「苦難」相應,給了感念苦的價值,苦的營養,體會信仰力量在內心提升。
圖片來源:《我不是「呷教」的和尚》
文 / 滿度法師
星雲大師高齡九十三歲,二年前因腦部開刀後首部新著作《我不是「呷教」的和尚》文章提到:我們出家人的信仰應該要淨化,發心要真誠,忍耐要加強。尤其,出家修道生活中,要有「為了佛教」的觀念,養成關懷信徒的習慣,要以「嚴以責己,寬以待人」,要全力做弘法利生的工作,要與人為善,要從善如流,做一個稍為像樣的佛弟子。
書中字字珠璣獲得法寶啟示,當自己在工作遇到人我相處逆境時,星雲大師是我學習的典範;書中法語能幫助我安心看得開、想得通、思想要四通八達,讓智慧增長,就要多讀聖賢書,虛心請教,或者寫文章、寫筆記、做功課。
星雲大師生於苦難、長於憂患、喜悅一生,在面對榮華富貴前也不曾動心,反倒是心靈與「苦難」相應,給了感念苦的價值,苦的營養,體會信仰力量在內心提升。
十多年前在麻竹園,當時職務是知客,主要工作是送往迎來,師父經常要請貴賓吃飯時,聽到他在飯桌上談論許多歷史、人文、旅遊、生態等話題。感到師父飽讀聖書,滿腹經綸,替師父感到驕傲,從旁學習,面對不同各行各業貴賓都能侃侃而談,他在飯桌面對滿滿的美食佳餚要忍著肚子餓,卻要不斷向客人開口講話,他早已養成我要給人歡喜性格,直到師父送走客人才能吃飯,伺者趕緊煮一碗麵給師父吃,師父說:「不能只為我煮一碗麵啊!要普同供養,大家不是也跟著接待客人,吩咐伺者趕緊再去煮一鍋麵,讓我吃的安心。」
從師父這個細心動作,充滿對徒眾體恤關懷心意,至今想起滿滿感動、惜福、惜緣,今生能依止師父出家是我的福報:師父常對徒眾說:「三分師徒,七分道友。」
星雲大師畢生提倡忍耐、提倡慈悲、提倡服務、提倡結緣等等,奉行在有情人間,這就是星雲大師信仰的人間佛教目標和方向。
【書籍資訊】
《我不是「呷教」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