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母親堅持要「有人相」,正是我努力推行人間佛教的註解。母親隨時為我們說法,可以說她是一部「人學」的經典,她要我們目中有人,心中懷有眾生。
星雲大師是母親的聽眾,圖片來源:《我不是「呷教」的和尚》
母親一生中有幾件得意的事情:一九九〇年,終於來到她兒子創建的台灣佛光山,在兩萬人的信徒大會上,大家熱烈地對著她高呼:「老奶奶好!」她一生未曾經歷過這樣的場面,但她既不怯場,也不慌張,高興而熱絡地揮著雙手與大家打招呼。接著又用揚州話給大家做了一段「開示」,我也臨時充當了母親的翻譯員,她說:「佛光山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天堂就在人間,希望大家好好地修行。過去觀音菩薩在大香山得道,我希望大家在佛光山得道。大家對我這麼好,我沒有東西給你們,我只有把我的兒子送給大家。」
母親另一件得意的事情就是:外祖母生下她們四個兄弟姐妹,直至母親往生,四個人都健在,加起來的年齡有三百六十多歲。母親自己生了四個孩子:長子國華、長女素華、我和小弟國民,那時候平均都有七十多歲,四個合起來也有兩百八十幾歲。
她常訓誡兒孫:「一個人要知福、惜福,才能有福。福報就像銀行存款,不可隨意花用。」對於這些話,她一生力行不渝。安貧、知足,甚至「以貧苦為氣節」,是母親一生最好的寫照。而端莊的威儀、當仁不讓的勇敢,則可說是她與生俱來的兩種特性吧!
有一天,在美國西來寺的佛殿,我說:「我來點香給您拜佛。」母親答:「佛祖哪裡要我們的香?哪裡要我們的花?佛祖只要我們凡夫的一點心。」和母親在一起,通常都是她在演說佛法,我在旁洗耳恭聽。
有一次也是在西來寺,我講《金剛經》,不知道母親就坐在後面聽,等我下來了,她批評我講得太高深了,怎麼可以告訴大家「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呢?「無我相」倒也罷了,如果「無人相」,心中眼中都沒有他人,還修什麼行呢?
聽了母親這一席話,我啞口無言。同時也領悟到母親堅持要「有人相」,正是我努力推行人間佛教的註解。母親隨時為我們說法,可以說她是一部「人學」的經典,她要我們目中有人,心中懷有眾生。
【書籍資訊】
《我不是「呷教」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