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繼《與成功有約》之後,柯維提出第8個習慣——發現內在的聲音,花時間思考自己最珍視的是什麼,然後利用這些標準,有創意的安排生活,讓生活與要事取得一致,並建立自己渴望的生活方式。

圖片來源:pakutaso
怎樣才能過平衡的生活?
大量研究顯示,大多數人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保持生活平衡。人們因為太過關注工作及其他緊迫的事務,而把非常珍視的人際關係和活動擠壓到一旁,也對緊迫的事務上了癮。
我用一個故事來說明真正的解決方案。故事中的主角肯花時間思考自己最珍視的是什麼(良知、願景和熱情),然後利用這些標準,有創意的安排生活,讓生活與要事取得一致(自律),並建立自己渴望的生活方式。也請注意他如何與妻子合作,共同產生這個解決方案。
以下就是他自己的描述:
我一直與母親保持著一種很特別的友誼。我們共同經歷了許多事情,建立了美好的關係。雖然我愛我的母親、珍惜與她在一起的時光,但有一段時期我因為對工作、社區、家庭三方面的付出,非常忙碌,一週又一週,我幾乎連打電話的時間都沒有。
每當我找出時間去看望她,坐下沒談幾句就必須離開──又有一個會議要參加,又要趕下一個最後期限,結果我和母親的聯繫變得雜亂無章。母親從不給我壓力,也不要求我多去看她,但我感到不快樂。
因此,我想到了要事第一的原則,我和妻子絞盡腦汁尋找解決方案。她建議在每週計畫中,訂下一個適合我和母親相處的固定時間。我們查看日曆,發現妻子每週三晚上都有合唱練習,我可以利用那天晚上陪伴母親。
現在母親知道每週或每兩週,我會在那個晚上去看她,而且不會坐下談不了十分鐘就要離開。如果她想走走,我們就出去散步。無論做什麼,我們總在談話,談家庭、談時事、談記憶中的往事。我與母親度過的每個週三晚上,是我忙碌生活中的綠洲。我感謝妻子,這是她提出的最好的建議。
這個動人的小故事只是一個例子,說明只要我們全心關注自己最珍視的東西,並誠信的實踐,什麼事都能做到。平衡生活的最好手段,也許就是家庭。我相信,正如一個明智領導者所說,生命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家中完成的。
教育家與宗教領袖麥凱(David McKay)說過:「任何成功都不能補償家庭的失敗。」我對家庭的重要性也心服口服,這個信念推動我在幾年前寫下了《 與幸福有約》。
為人父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領導責任,同時也提供了機會讓你享受最大的幸福和歡樂。如果真正的領導:願景、自律、熱情和良知,不能表現為人父母之道,那將是最大的悲哀。
我認為,為人父母者也能發揮領導力:父母要在家庭中灌輸願景,要實施紀律和犧牲以實現願景,要以熱情、動力和奉獻的精神,以及基於原則的方式來度過艱難時刻。如果願景的一部分是讓家庭的文化世代相傳,即使我們沒有任何其他成就,也許僅僅這一項就足以讓人充滿歡樂和成就感。
相反的,如果在家庭領域失敗,可能會發現任何其他方面的成功都無法補償。幸而,有人教導我們:「要成為自己本來可以成為的傑出人士,何時開始都不嫌晚。」
➢【書籍資訊】《第8個習慣》
The 8th Habit:From Effectiveness to Great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