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我們往往匆忙度日,卻沒發現自己一直活在記憶與期待之中,執著在過去與未來,犠牲了當下。
《快樂,多10%就足夠》推薦文
成功人士的快樂祕訣
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陳德中
這真是本好看的書,愈到後面,愈是精采。
一開始讀這本書,感覺像是作者的個人傳記,但隨著脈絡一路讀下來,慢慢發現這其實是典型美國主流成功人士的奮鬥縮影,包括光鮮亮麗外表下、眾多不為人知的內在焦慮、辛酸與不安。然而作者並沒有就此打住,他不斷尋找解決之道,最後遇見了佛法、靜心冥想與正念(Mindfulness),在經歷懷疑、調適與再度困惑之後,最終達到了外在成功與內在喜悅兼顧的理想狀態。對於想擁抱主流社會成功價值,又想尋求內心喜樂安寧的人士來說,這絕對是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自我從大學初次接觸禪修以來,這麼長一段時間裡,也曾經歷過令人嚮往的平靜喜悅、一心遠離塵世獨自僻靜的衝動、最終又回到世間面對各式挑戰,並試著在主流社會與內在修行間達到平衡的種種歷程。有時我也感慨,古老佛法的核心思想明明就有許多對現代人非常有用的智慧,但在台灣不少人聽到「佛教」等字眼,直覺想到的卻可能是宗教儀式或某些非主流人士的活動,實在相當可惜。而看到丹‧哈里斯這本書,除了描述他個人的心路歷程,也談到了在外在成功與內在提升、積極進取與喜悅安寧、世間野心與佛學智慧之間如何取得平衡的親身體會,真是令人開心與感動。
記得去年年中我的老師卡巴金博士曾跟我說,CNN知名主播安德森‧古柏去參加他所帶領的靜修營,同時其主持的「60分鐘」節目製作小組也順道去拍攝,結果去年年底節目專題播出後,在全美獲得廣大迴響。而今年卡巴金則跟我說,安德森‧古柏又再一次參加他的靜修營——這次不帶攝影團隊,而是跟他的伴侶一起,以個人身份而非工作需要,去體驗正念靜心的美好。
台灣媒體的現狀與新聞環境的惡化,相信大家已有目共睹,個人覺得,若有多些新聞專業人員也能像丹‧哈里斯或安德森‧古柏這般,透過正念靜心而達到喜悅清明,從個人素質開始,慢慢提升整體媒體素質,朝著更有深度、廣度、也更有長遠益處的方向發展,相信會是台灣之福。
摘自《快樂,多10%就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