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真心的「喜歡」與「熱情」所在,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一個細膩而獨特的位置。

圖片來源:Unsplash
編按:簡訊設計、圖文不符、志祺七七共同創辦人張志祺,他認為年輕的時候,為了讓別人快速認識自己,常會倉促地拿一張「夢想標籤」往自己貼上,好像非得有方向,才對自我有所交代,但沒想清楚的夢想標籤,真的是你的人生目標嗎?
以下為作者一路走過來的經歷分享:
走過夢想標籤突然成真、帶來的現實挑戰與低潮,中間的碰壁讓剛出社會的我,不得不認真思考:如果要賴以為生,自己的熱情在哪裡?
夢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真的是個假議題。但至少我們都能做一件事,就是「找到熱情的最小元素」。什麼意思呢?舉例來說,不是每個玩音樂的人,都真的希望成為五月天。
以我為例,學生時期玩吉他社,在社團裡總是擔任美宣,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一個熱愛音樂和設計的文藝青年。但事實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我喜歡在社團裡教大家彈吉他,但比起音樂與創作本身,更吸引我的是把複雜的技巧變成簡單的成就感,以及跟大家一起練團、努力完成一件事的「凝聚力」。
常常為社團做設計,也不是因為我喜歡設計,而是喜歡「用設計」來解決問題的過程。打破夢想的標籤,解構出點燃你熱情的最小元素。畢竟,不見得每個人都有偉大的夢想,但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真心喜歡、做起來會眼睛發亮的小事。
既然我發現自己點燃熱情的元素,是教學、與他人產生連結、用創意解決問題,那我在找尋未來的方向上,就不會侷限在技能上,而會更加寬廣。這也是現今之所以出現那麼多的「斜槓青年」,為什麼可以同時具備許多看起來完全不相干的身份。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些看起來不相干的工作當中,背後一定有一個共通性,就是點亮這個人熱情的最小元素。找到自己熱情的最小元素,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科技與時局複雜多變的今日,拿前人的成就來定義自己的夢想,真的是一件有點危險的事。
真心的「喜歡」與「熱情」所在,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一個細膩而獨特的位置。我光是去理解自己與「設計」之間的關係,也花了很長的時間。直到二O一七年,簡訊設計的動畫「責難受害者」拿下德國紅點設計獎時,已經創業兩年的我,才比較明確找到一段最能定義自己對設計熱情的文字。
澳洲裔美籍設計師維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同時也是教育家與哲學家,他曾經說過的一段話:「設計的最大作用,並不是創造商業價值,也不是包裝和風格方面的競爭,而是一種適當的社會變革過程中的元素。」
當設計成為社會變革過程中的元素,連結眾人,帶來真實的改變與影響,那真是令人心滿意足、覺得幸福的瞬間!
【書籍資訊】
《歡迎來到志祺七七!不搞笑、談時事,資訊設計原來很可以:從50人的資訊設計公司到日更YouTuber的瘋狂技能樹》
出版日期: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