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每個人,為了另一個人多前進一步的「加一」,即使微小,但卻是讓這個社會不斷往前且更好的重要力量!
圖片來源:Unsplash
編按:簡訊設計、圖文不符、志祺七七共同創辦人張志祺,除了是個「寶可夢卡牌」的玩家,同時也是個《鋼之鍊金術師》迷(日漫簡稱《鋼鍊》)。他表示真心喜愛一個事物,那個閃閃發亮的眼神是有力量的。那真愛在宅宅愛好裡,究竟可以玩出什麼有趣的人生智慧呢?
以下是作者對於愛好如何與生活形成連結的分享:
對我自己來說,不論是創業,還是社會參與,一開始的起點都是「自己」。「我」希望社會成為它該有的樣子、「我」覺得事情不該如此,所以決定與大家合作來做一些什麼,即使做的事情合乎公益,起點還是「自己」。
但隨著時間過去,跌倒過很多次,經歷了一些挫折,也有一些機會幫到一些人,每次卡住的時候,都會想再努力前進一點點,但說實話,並不是很清楚要去到哪裡。在執行「歡樂無法黨」的過程中,也曾經幾度被大眾罵到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但既然開了頭、做了嘗試,在路上發現了問題,那就只能一路不斷地累積和記錄,讓這次行動能成為未來各種公民、自由或民主相關行動時的參考與能量。
這樣一來,所有走過的路,就沒有所謂的「成功」或「失敗」,只要嘗試過、走過,能運用科技記錄下來,對於「我們」而言,一切就有意義。回過頭來,我發現,這正是一個思考層面從「我」延伸到「我們」的改變歷程。
等等!這不就是《鋼鍊》裡說的「一為全,全唯一」嗎?原來,不管是對內部夥伴,還是擴大到整個社會,當你把自己視為「我們」,把「我們」視為「我」,你會發現很多事情變得很不一樣。
當我做了一些自認為能為社會帶來力量的行動,我並不求這些東西會帶來什麽回報,因為我相信的是:當我們大家一起提升的時候,有一天這一份「好」,一定會回到我身上,因為「我」就是「我們」。
這個概念跟過去談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並不相同。今天,我做了一件事,不是說「為了社會大眾好」,而是我知道我今天做了這件事情,其實是對「我」自己也很好,因為「我」就是「我們」,我有我的目標,所以我做這件事情。
就像婚姻平權,我和成祥兩個人都是異性戀,但婚姻平權通過之後,我們就是覺得比較開心。因為當你看到朋友,明明很相愛,卻不能在一起,要接受社會異樣的眼光,看著真的會難過。
今天如果我們能透過一起倡議,讓事情有所改變,看到朋友能開心結婚,我會覺得這樣很好。重點並不是在於「我今天幫了你」,而是我今天在幫你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幫我自己,因為這樣我真的比較開心。
此外,我也在《鋼鍊》的一句台詞當中,找到了「社會參與」精神的最佳詮釋。在《鋼鍊》最後一集,兩兄弟經過了漫長的──旅程,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無法量化,其實是違背了煉金術「等價交換」付出多少、才能換回多少的法則。
「得到十分,再還回去十分,就沒有意義了。所以要加上自己的一分,把十一分傳遞給下一個人。雖然微不足道,不過這就是我們得出的否定『等價交換』的新法則,接下來我們要證明它是對的,」阿爾馮斯所說的,不就是知識交換與社會參與當中,所有人為了其他人,所多做的那一點點嗎?
每個人,為了另一個人多前進一步的「加一」,即使微小,但卻是讓這個社會不斷往前且更好的重要力量!
【書籍資訊】
《歡迎來到志祺七七!不搞笑、談時事,資訊設計原來很可以:從50人的資訊設計公司到日更YouTuber的瘋狂技能樹》
出版日期: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