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重點在於要能察覺自己是如何使用精力的,千萬不要不知不覺中把時間浪費掉了。
圖片來源:Pexels
我們大可決心要活在當下。重點在於要能察覺自己是如何使用精力的,千萬不要不知不覺中把時間浪費掉了。為了提高警覺,不妨從以下三方面來檢查自己是否有浪費情緒能量之嫌:
一、你是否總是在懊悔過去;
二、你是否經常擔憂未來;
三、你是否不斷抱怨人生中人力難以掌控的事物。
除了時間需要合理運用之外,精神能量也應合理使用。人們常自以為能妥善使用精力,不會浪費在無病呻吟和不切實際的期盼上面,但其實很多人都做不到。有時我們會為眼前的事情大為光火,或因情況複雜而氣得抓狂。結果就是,把時間精神都用在錯的地方。
如果一個人夠明智,就表示想法和做法都合乎理性,很實際地去解決問題,把思考行動都用在能有所貢獻之處,而不虛耗時間心力,自然能集中精神去做重要的事。這也許說來容易做來難,但只要不斷提醒自己,終有一天可以辦到。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以下是善用精力的三個重點:
1. 要能接受自己無力掌控的事情
接受這個事實讓人比較容易獲得心靈平靜,不致焦慮憤怒。這不表示你就該從此對自己的人生作壁上觀,而是你最好能瞭解自己已經失去掌控事情的能力,只能設法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動。
為了徹底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你必須不斷自問能否掌控所遭遇的難題。此外,為了做出決定或付諸行動,你還需要思考哪些事情?該怎麼做才能對事情有正面幫助?哪些思考和行為模式其實對事情毫無益處?
2. 花力氣讓事情有正面結果,不要耽溺於負面心態
例如,與其拚命擔心女兒在大學裡的考試成績,還不如考慮下列做法:
.寄一封電子郵件給她,告訴她你是多麼以她為榮。
.為她禱告。(據研究顯示,禱告真的有效!)
.烤一個她最愛吃的甜點寄給她,表達你對她的愛與欣賞。
與其擔心得要命,還不如實際去幫助孩子。你可能無法保證她的考試成績一定很高分,卻能做一些事情讓她覺得自己不錯,並知道無論考試結果如何,她都能得到你的支持。
3. 隨時注意自己的精力用在何處
正如你需要例行性地重新評估自己的財務投資,你也需要隨時注意自己的精力用在哪裡。每個月回顧一下自己每天都在做些什麼,畫個圖表,把精力用途分成下面幾大類:
.希望能有不一樣的過去。
.擔心未來前途。
.為人生中難以掌控的事情怨嘆不已。
.思考和行為的方式能讓自己對人與事都有正面助益。
每到月底時,評估一下自己的時間精神都用在上述哪些方面了。最好能減少期望、憂慮和抱怨的時間,盡量增加正面的思考與作為。只要常常反省,自然能知道自己是否善用時間與精力。如此一來就能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浪費精神,把心力用在正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