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維生素D缺乏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可以去驗血中維生素D濃度,然後靠曬太陽或口服維生素D3的方式,把血D提升到70以上,那麼鈣鎂才會進入骨頭。

圖片來源:Pexels
編按:具活性的維生素D有活化免疫細胞的功能,也和關節構造健全與否息息相關。然而,有6~7成的國人維生素D營養普遍不足,該如何補充?以下是《做對3件事,年輕20歲》作者陳俊旭博士的分享:
關節的主要構造,不外乎硬骨、軟骨、韌帶、肌腱,任何一個部分老化,都可能造成疼痛和行動不便。一定年紀之後,要定期到醫院檢查骨質密度,保存骨本,到了老的時候才不容易骨折。除了骨密檢查之外,很多人在骨質流失的時候,牙齒比較容易浮動,或是比較常腰痠背痛,如有上述症狀務必要提高警覺。
如果硬骨疏鬆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補充胺基酸鈣鎂,用胺基酸螯合的形式吸收度最高,如果要使用碳酸鈣或檸檬酸鈣,必須有很強的胃酸把礦物質離子化之後,才能吸收。
如果X光顯示硬骨間距縮短,表示軟骨變薄,就要補軟骨,最常用的有第二型膠原蛋白、葡萄糖胺、軟骨素、甲基硫醯基甲烷(MSM)。說也奇怪,許多人的硬骨、軟骨就像患難兄弟一般,常常同時出問題,所以,通常會軟骨與硬骨一起補。
補充鈣鎂前,建議先做一次骨密檢查,等補充3 ∼ 6個月之後再做一次,前後比對。如果骨密沒有進步,可能是吸收不良,這時就要考慮是否補充維生素D、胃酸、維生素C。維生素D缺乏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可以去驗血中維生素D濃度,然後靠曬太陽或口服維生素D3的方式,把血D提升到70以上,那麼鈣鎂才會進入骨頭。
另外有一點要特別注意,鎂是很容易被忽視的礦物質,它的重要性遠大於鈣,是細胞內第二多的礦物質,會參加三百多種生化反應。但市售鈣片通常只含鈣,很少含鎂,這樣會有明顯的副作用。只補鈣不補鎂,容易造成腎結石;骨頭中鈣多鎂少,則呈現硬卻脆的狀態,容易骨折;鎂太少也會造成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