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不要再說:「我沒意見,你覺得呢?」對主管來說,這句口頭禪是逃避責任的藉口。
圖片來源:Pexels
想像一下這個場景,你肯定不會陌生:
在公司月初的例行會議上,業務主管向眾人公布下季度的業績目標,接著,他轉頭望向同事們:「你們覺得要怎麼做才能達到業績目標? 每個人都說說看。」
會議室氣氛突然下降,眾人面面相覷。過了許久,好不容易才有第一個人開口,卻是丟出一句:「我沒意見。」
接著,大家像是八哥鳥一樣,一個學一個,每個人都說自己沒意見,甚至輪到最後一位同事時,他還笑咪咪地問:「主管,那你覺得要怎麼做才好? 我們都聽你的。」
眼看沒有人表達意見,業務主管只好自行決定,就按照上一季的做法。一如既往,這間公司又毫無創新地開了一次月初大會。
或許,你會感到委屈,因為所有同事都是這樣,自己只是不想特立獨行,以免遭受非議。可是,換個角度看,如果大家都不表示意見,只有你願意挺身而出,不正是為自己贏得一個鶴立雞群的機會嗎?
當別人都不願意替上司分擔煩惱,只有你願意提供意見,在上司心裡,你就會是他可以依賴、相信的員工,也間接贏得了未來升遷、發展的最佳位子。
不要再說:「我沒意見,你覺得呢?」對主管來說,這句口頭禪是逃避責任的藉口。如果你的個性較為內向害羞,表達意見對你而言太過困難,或是因為主管突然點名,你還沒消化出自己的見解,也不必急著給出完整的答覆,不妨老實回答:「我現在還沒有完整的想法,可以先研究之後下午再提給您嗎?」讓主管知道,你並不是沒有意見,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準備。
或者,你也可以先分析過去的經驗或做法,點出你認為還能改善的地方,就算這些並不是全新的點子,但光是在會議中提出不同想法,也能對公司的發展做出貢獻。
有些人會擔心,自己直截了當提出意見,可能傷害到與其他同事的關係。但我認為,在職場上,做出對公司有價值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事。
你不是來公司交朋友的,而是來為自己的人生努力。只要知道自己是站在公司的立場提出想法,縱使是反駁他人的觀點,你也毋須感到抱歉。
所以,下一次,主管問起你的意見時,請試著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讓自己在公司的價值被主管看見。即使意見未被採納也不要緊,因為你已經踏出舒適圈,敢於負責、無懼他人眼光,而這樣的特質,就能讓你在職場上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