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我們不知道你所見為何,不曉得你所思所想。我們需要你的貢獻、你的遠見、你的真話。
上回嘗試新鮮事是多久以前?
輪到你採取行動的時候,直覺會先啟動安全氣囊,把頭壓低,製造可預期的反應。演奏最經典的名曲,而不是新穎又冒險的曲目。
這真是可惜。
現在,是你寫部落格貼文、打電話給老友、錄一段播客的時候。輪到你說謝謝、道歉、問一個難以啟齒的問題。輪到你幫助競爭對手、找出被忽視已久的價值、教導候教多時的人。
可不可行、時間夠不夠多、有沒有收入……都是可以拿來當擋箭牌的理由,躲過你想逃避的所有事情。
但是這個機會意義深重。
藉由這個機會,你可以與心中的恐懼共舞、直視他人的眼睛、做意義重大的事。
約翰‧賓漢(John Bingham)是慢跑運動之父。他不追求贏得名次,但他參加比賽。他不在痛苦中進行訓練,也不會輕視跑得比他慢的人。他享受成為運動員(以中年人之姿)的自由自在。
他奉行的座右銘是:有勇氣起跑。
這一點賓漢搞錯了,重點不是他有勇氣起跑,因為在住家附近巷弄慢跑不需要勇氣。真正令人驚嘆的是他起跑了。
勇氣,應該留待克服真正的冒險,用在從事危險之舉時。選擇人生故事的走向不需要勇氣,只需要我們看清楚現況,做出選擇。
「奇蹟不在於我跑完全程,而在於我有勇氣起跑。」
他開始,抬起一腳,再抬起另一腳,起跑。
他能夠察覺自己就和其他同年的健康人士一樣,有能力在馬路上跑一圈, 而他對跑步的期待,即使只是跑一圈,也轉變為焦慮、恐懼、以及「我別無選擇,我被困在這裡」的感覺。賓漢中止了這樣的循環。
一開始賓漢認為自己不是跑步的料,後來有所轉變,他了解這一切只是選擇要不要去做,而非天生注定。一切都只是選擇。
全都是要不要做而已。
他們值得這般付出嗎?
我家附近的藥局有年代久遠的鐵皮屋頂,一群有愛心又專業的資深員工, 商品應有盡有。
居民根本不管這些。為了省下區區10分錢,到當地的連鎖藥局買刮鬍膏。
農夫市集總是有擺了試吃品的小桌子,讓來客可以嘗嘗新鮮味,跟農夫交流,買些商品。
每個週末,人群湧向試吃品,一掃而空,然後走人,完全沒有意思要消費。
作家花了多年時間寫成一本書,冷酷的評論家連讀都沒讀就重砲攻擊。
電影院的觀眾因手機來電而分心,整場電影都在講電話,根本不給片子一個機會。
鞋匠製鞋時,在皮鞋的邊緣特別投注心力,而鞋子未來的主人根本不會注意到,遑論感激。
別忘了創造神奇工作環境的老闆,不僅在辦公室塞滿零食、免費供應午餐,還給員工尊重與機會,下場卻是習慣舊制度的員工占自由的便宜而偷懶,無心創造和開發。
有時,儘管有這些惡劣行徑,我們依然堅持開創大方、美好、跳脫框架的事情。不單因為我們期待得到報酬,不單因為市場應得這般美好,也不單因為市場也是交易的一部分。不,只因為我們有能力。
實話實說
我們不知道你所見為何,不曉得你所思所想。我們需要你的貢獻、你的遠見、你的真話。
沒錯,好長一段時間,你的大半人生,我們都要求你請示指令,要求你遵守規定。
現在我們準備好了。準備好要你超前帶領我們;準備好讓你貢獻己力;準備好要你告訴我們真心話。
不是真相,而是你的真話,你怎麼看世界、希望世界變成什麼樣貌的真心話。
摘自《有機會,拚就對了!》
Photo:Abigail Lynn,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整理:曾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