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五月十日星期一,風暴尚在遠方隆隆作響,亞東醫院照例召開院長室晨會。臨時動議時,邱冠明分享了一個不尋常的觀察,美國將台灣定義為旅遊警示第三級的國家。印度當時已連日新增逾三十萬確診病例,被列為「請勿前往」的第四級。全台從去年加總到五月十日也不過一百多例,竟然升級為「三思而後行」的第三級?他鄭重提醒與會眾人,一定有些不對勁。
從被打趴到負重前行:亞東模式留名公衛史
五月十日星期一,風暴尚在遠方隆隆作響,亞東醫院照例召開院長室晨會。臨時動議時,邱冠明分享了一個不尋常的觀察,美國將台灣定義為旅遊警示第三級的國家。印度當時已連日新增逾三十萬確診病例,被列為「請勿前往」的第四級。全台從去年加總到五月十日也不過一百多例,竟然升級為「三思而後行」的第三級?他鄭重提醒與會眾人,一定有些不對勁。
這位天才外科醫師隱隱有所察覺,卻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場疫情暴發的前兆。
五月十二日,萬華茶室工作者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緊急追蹤,在相關時間及地點出入這些場所的民眾。各醫院也接到了指示,再清查一次入院者有沒有萬華接觸史。隔天,亞東醫院開始回溯全院足跡,若有萬華接觸史者,逕行採檢。
查來查去,查出一位住在八樓胸腔內科病房(8D病房)的慢性肺病患者,送急診前去過萬華茶室。這還不是病人主動告知院方,而是病患女兒吐露的實情。二話不說,病人連同密切接觸者立即做核酸檢測(RT-PCR)。
為求嚴謹起見,政策規定第一次採檢陽性不能立即發報告,必須再進行第二次PCR確認,於是等到五月十四日的凌晨時分,檢驗結果出爐,確定該名病患是陽性確診個案。
當時天還沒亮,身為醫療副院長、院內防疫指揮官的邱冠明清晨六點才接到消息,嚇了一跳,火速集結同樣大吃一驚的感染管制中心的同仁,連忙加入戰「疫」,匡列、疫調、擴大採檢、分流、消毒環境。同步公告醫療業務降載,8D全病房即刻起「只出不進」。
之後又加碼一個動作,是通知全體員工無論正職還是外包人員,大家卯起來打AZ疫苗。於是就在五月十四日那一天,亞東醫院打破了前所未有的新紀錄,一天之內接種了一千一百位員工,院外也打了將近一千位,總共兩千零五十位,創下歷史天量。
一天之內施打的疫苗劑數,居然幾乎等於「新北第一針」在三月二十二日打進林芳郁的左臂算起,加總到五月十三日近兩個月的量,某種程度上,顯示著院內同仁的驚慌。
先前無論邱冠明如何耳提面命,這麼多人說不打就不打。一夕之間風雲變色,病毒是真真切切的出現在身邊了,大家知道院內感染的嚴重性,頓時心慌意亂的搶打疫苗。
負責診治照顧指標個案的急診與內科病房一眾醫師和護理師,當場被隔離,不必回家,也不能回家。邱冠明也立即召開一個緊急會議,快速進行危機管理,讓一線單位與後續支援單位盡速了解現況,串接資訊與資源。
會後,邱冠明的祕書蔡香君接到一個神祕任務,邱冠明請她進辦公室,拿出厚厚一包東西遞給她,蔡香君不明所以問是什麼,邱冠明請她幫忙拿去給8D病房的「阿長」(護理長),裡面是現金,要給那些臨時被隔離在醫院裡的同仁。
因為他們突然被隔離,所有的生活日用品都要重新買過,身上可能沒有帶多餘的錢,「先拿這包錢去支應吧!」蔡香君領命,走出辦公室後數了數,有五萬塊,凌亂相疊在一起,顯然是邱冠明臨時去ATM分多次提領的,一包沉甸甸真實的暖意。
出版日期 202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