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在Google或是任何搜尋引擎上搜尋「面試問題」,就會出現許多面試問題列表。但是即便找到可能會被問的題目,你有正確回答問題嗎?學會高 AQ(回答智力, Answer Intelligence)六種類型答案,讓你的面試技巧大大加分!
《你有正確回答問題嗎?》一書作者與世界級的頂尖高爾夫球教練合作,歸納出一套「回答智力」(Answer Intelligence),也就是AQ。
布萊恩.格里布考斯基博士是研究問題與答案的專家,幫助許多企業進行溝通與做決策,他的文章曾被人力資源發展協會評為影響21世紀的十大文章之一。
圖片來源:by yanalya on Freepik
面試問題很容易讓人焦慮,例如「可以介紹一下自己嗎?」或「你三年後的目標是什麼?」準備面試時,可以藉由找出潛在問題來稍微平息這樣的焦慮。
谷歌搜尋「面試問題」的話,會出現許多面試問題列表。但是即便找到可能會被問的問題,也只能減輕一小部分焦慮。要完全消除面試的緊張情緒,就要找到很有說服力的答案。準備工作面試的時候,最重要的便是高答商練習一提到的六種類型答案(故事、譬喻、概念、理論、流程、行動)。
舉例來說,如果求職者想要準備「創造力」相關的問題,那麼就要準備好六個與創造力相關的答案來回答各種問題(為什麼、是什麼、如何做)。面試官可能會問:「你認為創造力是什麼?」求職者可以用「概念」(定義創造力)或「比喻」來回答。或者,面試官也許想聊聊技術性問題,問到「能不能說說你的創作過程?」那麼應徵者可以用「流程」來回覆。總而言之,準備好六種答案類型,應徵者便可以應對任何題目,並且為各種問題做好準備。
要被錄取,求職者需要具備與職務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KSA)。以本章目的來說,我們來看看「技能」。求職者能夠展現與工作相關的重要技能。例如,根據領英的全球人才趨勢報告(2019年),92%的專業人資表示,軟技能(如領導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談判能力)與硬技能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2019年全球人才趨勢報告)。確切說,求職者應該要找出自己的軟技能。回想一下小時候,新學期前一天,爸爸或媽媽可能會說:「做自己就好。」這個睿智的建議不但適用於學期初、第一次約會、工作面試,可能也適合開啟重要的社會關係。
做自己,或者說真實展現自己,一直是求職者很在意的。理察·鮑利斯最早於1975年出版的名書《我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用求職者選擇降落傘的顏色,來比喻最適合每個人的工作類型。
我們(筆者與金貝爾)討論面試答商時,筆者提議將「候選人的真誠」作為本章的重點。「我的想法很接近。」金貝爾很客氣地回應。他認為用「人類的真誠」更恰當。
沒錯,這是一個微妙卻又重要的東西。當我們說「候選人的自我風格」時,代表我們可以在面試時戴上「真誠」的面具。但是這層面具底下還有一張臉。金貝爾認為,作為人類,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持真誠。在家裡、在面試時,還有我們得到這份工作時。如果想著要怎麼在面試裡展現「真誠」,那就不真誠了。這麼說,「真誠」與生活應該要是一致的。就算在其他情況,真誠也不會隨時間改變。
從這個意義上說,六種答案類型(故事、譬喻、理論、概念、流程、行動)每種都是展現真誠的方式。總而言之,保持真誠才能夠提供六種一致的答案。這與互補的答案一樣,當六種答案都與彼此互補,才能互相截長補短、增加可信度。
不真誠的應徵者或許可以單獨把「我為什麼要雇用你?」這個問題回答好,也可以給出一個很普通的軟技能,可能是一個展現領導能力的故事(所謂的最佳軟技能)。但是,不真誠的人將很難說出六種完整答案,因為每種答案都很表面,沒有內涵。當面試官繼續提問,太表面的故事會漏餡:你從那件事學到什麼(理論)?你如何定義領導能力(概念)?那麼,你從那件事中有沒有學到什麼每天可以做的、領導團隊的方法(行動答案)?就這樣,來往對話間會去探索和重新審視每個回答。透過這些對話,答案之間的一致性便能夠展現應徵者的真誠程度。
幸運的是,真誠且一致的六種答案類型是可以練習的。求職者可以使用兩種方法來提高答案的一致性:自我意識和自我調整。
廣泛來說,自我意識是透過內省來找出價值觀、身份認同、情緒和目標。在答商中,真誠的求職者會認真思考他們的最佳軟技能(例如領導能力),並試圖找出六種能展現這個軟技能的答案(故事、譬喻、理論、概念、流程、行動)。
在確定最佳軟技能後,每種答案類型都可能成為展現真誠的切入點。經過自我反思後的第一個答案應該要突出而生動,因為這個答案會成為後續每個答案的核心。
實際操作後,筆者發現從「故事」開始往往是最好的。因此,求職者可以想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來展現自己的最佳軟技能。接著,求職者可以有系統地找出與第一個答案(故事)一致的其他五個答案(譬喻、理論、概念、流程、行動)。透過這個過程,六個答案間如果有一致性,便可以展現真誠。
➢【書籍資訊】《你有正確回答問題嗎?》